首页>报纸>羊城晚报>  翻山越岭破解客家人的美食密码11

翻山越岭破解客家人的美食密码11

作者:饶原生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04版:花地·大家小品;连载

【入库时间】20140920

【全文挂接】

【全文】

本期登场:《靠山吃山——大山窖藏的客家味道》广东科技出版社 饶原生 著 扬眉 绘

酿豆腐何以独钟“十六妙龄”,梅菜与扣肉怎么达成“天仙配”,肉丸为何赛“乒乓”,女人与娘酒的隐秘,“粄”怎么成为“第五大发明”,宴席行酒令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药膳隐藏着怎么样的健康智慧……涓涓美食细流,汇聚着中原士族的耕读传统,凸显了艰苦生活锻造了客家人倔强、热情、忠厚的秉性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探寻盐焗鸡的好吃之谜

生为广东人,无鸡不成宴。或问:怎样做的鸡,才是一只好吃的鸡?

答曰:白切鸡。这样给出答案的,基本上就属于广州人,或者说属于广府民系的饮食习惯这一脉。

白切鸡,有人又叫白斩鸡,意思都一样,宰好的原只光鸡用上汤浸至刚熟,斩件上碟,蘸味碟的“味”吃。味碟之“味”,可以是姜葱茸或沙姜茸,可以是放入少许酱油的鲜榨花生油,也可以是叫做“蚬芥”的秘制酱料,诸如此类,总之都是为了吊出鸡之原味。

若问潮汕民系的广东人,回答会是豆酱鸡。就像登上舞台的演员,不化妆是很难有出镜效果的。上餐台的鸡亦同一个道理,豆酱就是那个最合身的化妆品。

不过,对于客家人来说,盐焗鸡才是最好吃的鸡。连骨头都很好味道,这是经过怎样一种修炼啊!

三种鸡肴,三足鼎立,树起了数之不尽的众多名鸡口味的粤菜标杆。

盐焗鸡的问世,得回溯到客家人的迁徙史,由战乱而南迁,但每搬到一个地方往往会受异族侵扰,于是又得搬到另一个地方去,所饲养家禽的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以便贮存和携带。结果发现,那鸡深藏于炒热了的盐后一段时间后味道更佳,因此成就了客家菜的一种独门烹饪技艺。及至20世纪40年代,客家人到省城开饭店,把祖宗所传妙法亦使了出来,那“骨都有味”的魔力竟让省城广州的食客像着了魔。

但没想到,只因偶然发生的一个山寨版事件,后来出品的东江盐焗鸡竟抛弃了祖宗之法。那是在1948年,有个“大天二”(指当地恶霸)爱到东江饭店吃盐焗鸡,但订菜后又经常失约。有一次店里等他已等到晚上8点,还不见人来,若放到第二天味道会差很远,于是就卖给其他食客吃。没想到,姗姗来迟的“大天二”却出现了,怎么办?

急中生智地,店里决定搞一只山寨版的,先看看能不能对付过去。用上汤巧手浸熟并“急过冷河”(烹饪方法)的山寨鸡很快做好了,仍是用手撕跟跟沙姜盐的方法上菜,店老板小心翼翼地说:“这是本店用新配方做好的鸡,送给大佬试吃,多提宝贵意见,另一只随后就到。”

“大天二”一试,肉嫩皮爽汁多,“掂啊!那另外一只就不要了,”他吩咐道,“以后我来,就吃这种新法做的鸡!”这个“焗鸡”方法简单多了,省时省料而且更受欢迎,何乐而不为?饭店由此决定转营山寨版这一款。只不过,真正的食客,还是非常怀念由传统手法用盐焗出来的名副其实的盐焗鸡。

据老梅州人的回忆,以前梅城大街小巷大把商户门口都会摆一个煤炉,上面放一口堆着盐堆的大镬,就是用来焗盐焗鸡吃的,蔚为大观。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为食景观现在都不存在了。说老实话,只有古法所做盐焗鸡,骨才入味,尤其是因鸡身干爽,易携带且耐保存。客家人用这种盐焗鸡作手信馈赠亲友,一直都很受欢迎。

饶原生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