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深圳商报>  探访“客家黄酒之都”河源

探访“客家黄酒之都”河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08版(产经·美酒)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挂接】

【全文】

深圳商报记者 何 鑫

9月21日起,为客家黄酒“量身打造”的《广东黄酒》地方标准,将正式实施,由此传承千年的客家黄酒以及神秘的“客家黄酒之都”走到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

原本是“小众化”的客家黄酒为何要推动地方标准诞生?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战略构想?上周,应《广东黄酒》客家黄酒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三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之邀,记者专程前往广东河源,探访神秘的“客家黄酒之都”。

“客家黄酒之都”河源见闻

8月2日上午9时许,记者一行从深圳出发,驱车前往河源市。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市区三面环水,河源因此得名。

城以水名,酒以城兴。“好山好水酿好酒”,三友酿酒坐落于河源市国家级风景区万绿湖畔,与农夫山泉水厂隔江相望。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源,客家黄酒已经成为当地主要产业之一。穿梭于河源市区,无论是超市商场,还是餐饮酒楼,各大客家黄酒品牌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市场主角。在街道两旁,有不少颇具当地特色的黄酒门市。

“客家黄酒不但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生计,也是河源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接待记者一行的广东三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嘉佳谈起客家黄酒时如数家珍。客家人把黄酒当日常饮料,有的客家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

在毗邻万绿湖水库的新丰江水电厂大坝街道,记者参观了由广东三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兴建的“客家酒文化馆”。走进400多平方米的展馆内,客家黄酒酿制器具模型,古香古色的清代家具、近百个客家黄酒品牌一一呈现眼前。

“客家人几乎家家都会酿造客家黄酒,这是自秦代开始,几千年来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历经6次迁徙中沿袭下来的传统技艺。”侯嘉佳对记者说。

在过去,河源客家黄酒一直是作坊式的粗放发展,客家黄酒只是客家地区的土特产。近年来,特别是在2012年“客家黄酒之都”花落河源市后,发展酿酒业,做好水文章,客家黄酒产业开始进入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期。

客家黄酒进入“口感”变革时代

下午4时,在“客家酒文化馆”大厅,记者面对面访谈广东三友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国权,容光焕发的张国权虽然年逾五旬,但其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让记者印象深刻。

“黄酒、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源于中国,且唯中国独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客家黄酒是中国黄酒的重要分支。但遗憾的是,多年来客家黄酒囿于甜腻的口感,始终无法被客家以外的大众消费者所接受,产量和销量无法突破。如今,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谈起客家黄酒,张国权神采飞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改良、提升客家黄酒口感,张国权先后与黄酒专家技术团队以及市场销售人员专程前往国内黄酒产业较发达的江浙一带“取经”,学习黄酒的新型酿造工艺,调研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改良酿造工艺,改进生产技术,对客家黄酒的口感进行了大胆创新,首创‘淡雅低甜型客家黄酒’,客家黄酒龙乡贡也是唯一的低甜型的客家黄酒,一举打破了传统客家黄酒口感甜腻的局限性。”张国权坦言。

而这一破冰之举,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2012年至今,龙乡贡年产量从几百吨一跃发展为3000多吨,在河源本地市场更是供不应求。

“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举办‘黄酒发展趋势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各地经销商、消费者和媒体汇聚一堂,就黄酒口感变革集思广益。此外,由于广东省黄酒研发中心落户于三友酿酒,我们肩负着对客家黄酒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从而走向全国市场的重任。”张国权对记者说。

“地方标准”助推客家黄酒进军全国

《广东黄酒》地方标准的实施在张国权看来,是为“客家”黄酒进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龙乡贡在河源成功后,张国权将目标瞄准了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之地——深圳。

深圳这一奇迹之地,成就了水井坊、人头马、高炉家等诸多酒品牌。龙乡贡将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样板市场,通过深圳市场辐射珠三角,剑指全国。张国权信心勃勃地为记者描绘了一片未来的蓝图。

张国权表示,将深圳定位为样板市场后,市场推广、活动策划、渠道动销等都要先行先试,寻找一条适合龙乡贡品牌建设和营销的发展之路。目前,龙乡贡将在深圳市场推出“吃客家菜,品客家黄酒·龙乡贡”大型体验活动,全面进驻深圳数千家客家餐厅,掀起一股“客家风暴”。

此外,三友酿酒将建设客家黄酒生产示范基地、客家黄酒博物馆、大型酒窖、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为一体的“客家酒庄”产业园。目前,规划1800亩,建设10万吨,首期1万吨的客家黄酒生产基地正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