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3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5版:文化公园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挂接】

【全文】

梅州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多在耕地附近或傍山辟土建屋,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族姓数十户或数百户人家自成村落。民居建筑的风俗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是“围龙屋”,这种屋式曾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即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粤东客家围龙屋、广西干栏式、云南竹楼)特色之一。

围龙屋屋式结构一般为 “三堂二横一围龙”,屋中有龙厅、花胎、上堂、中堂、下堂、天阶(天井)、南北厅、花厅、门廊、后廊、伸手廊、正堂间、横屋间、围龙间、浴室、厨房等。房屋正中为大门,两侧为小门 (侧门),沿左右侧门进去为横屋,再由两边横屋向后伸延成半月形。在后堂背面与围屋之间要堆筑一座高于前面屋基的半球形斜坡,俗称“花胎”,花胎面上砌鹅卵石或铺以草皮或花草,类似后花园,屋门前都有一个宽敞的门坪,门坪前面挖一口半月形池塘。围屋后面种植树木,俗称“风围树”。房屋建筑不论城乡皆为石灰砖墙瓦面。围龙屋绝大多数是单围龙,还有双围龙和多围龙的。

围龙屋建筑具有如下特色:一是讲究风水。一般建筑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选择以山脉来势雄健,山麓结基平坦、宽敞,周围绿水回环,左右山峦如案,远处山峰成笔尖状者为佳。建造方位一般选择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夏天南风拂窗,避免西照,冬天背风向阳,采光充足。

二是讲究对称。建筑一般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以正堂纵轴线为基点,围龙高于上堂、上堂高于中堂、中堂高于下堂,两边横屋与正堂的平面看齐垂直,采用对称式庭院房屋结构,向前后左右重叠排列,并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太极形整体。

三是讲究配套。前面有一个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外围有一扇总门,门前筑斗坊,沿着大门筑围墙。进入总门有一块宽敞的门坪,用于晒谷、乘凉、练武等。门坪后面正中大屋是正堂,分为上、中、下三堂。上堂设神台、祖龛,两边还摆列刀枪、叉戟及狮鼓锣钹。中堂是族人议事、宴会的主要场地。下堂是婚丧喜庆时,请来的铜鼓八音班设乐坛和轿夫们设席的地方。上、下堂两侧的房间叫正房,父母及长房长子居住,客家人有“长子不移居”之谓。上、下堂左右方的厅房叫南、北厅,是会客厅。中、下堂之间靠横屋的房子叫花厅间,门口置天井,筑花池、假山,是读书习文的场所。正堂左右各有一栋房屋,叫枕头屋,屋内卧室、厨房、水井、杂物间等配套完善。正堂和枕头屋之间露天部分叫天井,用于通风、采光、排水和作发生火警时的隔火巷。

四是讲究装饰。厅堂墙壁多饰以寓意深长的绘画作品,如“春郊耕种”、“挑灯夜读”、“木兰从军”等;厅堂的活动屏风是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厅堂相连的过道处,设置漏花花窗;天井和花头屶 栽植花卉和常青树;柱梁斗拱有各式的雕刻和彩画;屋檐大都用硬木雕刻成猛兽头等图案;外大门有石狮、牌坊等。

梅州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围龙屋:南华又庐、宇安庐、棣华居、崇庆第、光禄第、九厅十八井、九栋居等。(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