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
学位论文(5)
期刊(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
学位论文 (5)
期刊 (1)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3(2)
2012(1)
2011(2)
2010(4)
2008(2)
2006(1)
2005(1)
2003(1)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9)
澳门日报(5)
其它(5)
興大中文學報(1)
大話八閩:客家千壺宴 見證兩岸99對新人聯姻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秀月 龍岩報道)背新娘、跨火盆、過米篩、揭紅蓋頭、新人敬茶、鬧洞房、嫁妝展示、龍泉注桶……近日,海峽兩岸99對新人在「客家首府」龍岩長汀參加集體婚禮,體驗原汁原味、古老而又神秘的客家婚俗,穿插其中規模宏大的千壺宴,源於客家傳統的百壺宴,宴席間蘊含諸多講究與祝福。 在千壺宴
古鎮文教:客家重文教深山藏書院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講學的鵝湖鹿洞相提並論。 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的南山書院,圓石階,穿過迴廊,陽光從天井斜曬進正堂來
[2003-01-27] 縱橫談:客家食品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廣東省梅縣,是著名的客家籍地區,梅縣客家人過年,傳統風俗例有「三樣板」賀年。這「板」字是客家話,也可以寫成「版」、「叛」。所謂賀年的三樣板,屬於五穀類的糯米、粘米粉加工製成的特色糕點類:「甜板」、「發板」、「煎板」。 甜板:用純正糯米粉,混和適量流質般的「油糖」,呈黃色,冷水,加些揉碎的柑皮作香料
連城客家古事猶在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培田村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連城,是千年來客家人繁衍生息的所在。這裡創造了「九廳十八井」的培田古民居,完整保存了明清古建的雅韻,當地人自豪地稱其為「民間故宮」。 僅有13.4平方公里的培田村,密集分佈著30幢明清大宅,21座祠堂,6座書院,4處庵廟道觀,沿著一條千米古街組成它特
大話八閩:客家「故宮」:龍岩培田古民居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林舒婕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走進位於龍岩連城的培田,連片成群的明清古民居令人彷彿墮入時空隧道。培田古民居,不只是與福建土樓、梅州圍龍屋並稱的世界客家建築史奇葩,其精美絕倫和錯綜佈局,更是堪稱「微縮故宮」。 九
培田古村:客家莊園如丹青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培田近年來因明清故居聞名遐邇,但踏訪過古村的人,又無不被其如詩如畫的意境所著迷,有人乾脆稱其為「畫裡村莊」。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簷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圭圭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 培田古村
文仁炳 客家圍村的村長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月初開幕的「2010香港客家文化節」活動中,見到了剛獲得「客家美食之燜豬肉大賽」的亞軍、大埔泰亨村的現任村長文仁炳。50多歲的他穿著白色工作袍,頭戴大廚直筒帽,似乎與其他忙於掌勺的參賽者無異,要不是大會籌委會主席何志平的太太胡慧中帶著女兒和好友一窩蜂湧入,點名要嘗試他的燜豬肉,差點溜出了記者的
[2005-02-18] 天南地北:古風濃郁的客家民居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末,細雨霏霏,訪問深圳鶴湖新居。 內外隔絕壁壘森嚴 鶴湖新居位於深圳龍崗鎮羅瑞合村,距市區廿八公里,乃一客家民居建築群,為廣東興寧客家人羅瑞鳳於清乾隆年間創建,經三代人努力,嘉慶年間出具規模。佔地二萬五千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鼎盛時期,新居居民達一百六十九戶,一千餘人。新居建築
重新認識本土文化 香港客家文化節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大家對香港的歷史感興趣,便會發現原來香港跟客家很有關係,「客家」就是以其他地方為家,也就是移居他處,非在原本的鄉下生活;而香港一直以來,在不同朝代,也有中國不同地方的人因為戰亂或其他因素而來到香港,這一批人就是所謂的「客家人」。因此,有學者指,香港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客家文化。■文: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