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香港文汇报>  大話八閩:客家「故宮」:龍岩培田古民居

大話八閩:客家「故宮」:龍岩培田古民居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1版(内地)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挂接】

【全文】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林舒婕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走進位於龍岩連城的培田,連片成群的明清古民居令人彷彿墮入時空隧道。培田古民居,不只是與福建土樓、梅州圍龍屋並稱的世界客家建築史奇葩,其精美絕倫和錯綜佈局,更是堪稱「微縮故宮」。

九廳十八井 族群聚居

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據載,吳姓先祖早於1344年遷至培田,繁衍至今已歷30代。目前,全村300多戶人家逾千人,還清一色為吳姓同宗。

記者看到,村中高堂大屋都為中軸對稱佈局「九廳十八井」建築,這種廳堂與庭院結合的建築模式融合了客家人及北方庭院建築風格,廳多井多房多,卻井然有序。廳與廳之間既有通道相連,又有門戶隔阻,毫不遜色於紫禁城故宮的佈局。一個大家族群聚而居,完全不影響小家庭的各享天倫,而遊客若無人帶領,則像進了迷宮,極難脫身。

村中心的千米古街,貫穿南北,旁列古祠、民居、商舖,盛時街上商舖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無所不有,現在亦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更有趣的是,此處還設有女子學堂,專供女眷學習詩經文化、相夫教子、女紅手藝、衛生知識等。村中老人說,凡是待嫁女子和外村入嫁媳婦,按村規都必須在女子學堂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

講究理水 採光通風俱佳

街道邊還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的自來水工程。據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裡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不少水塘和古井,除了供人飲用外,還有除燥降溫的「空調」功能。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很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民居內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流入石砌水池,滿足人們「四水歸堂、財源攘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有的住家還在廳堂下鋪設陶製暗水管作為排水路徑,放養上烏龜,不僅可以排污清溝,還寓意平安長壽,別有一番心思。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