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香港文汇报>  [2005-02-18] 天南地北:古風濃郁的客家民居

[2005-02-18] 天南地北:古風濃郁的客家民居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5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9版(副刊)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挂接】

【全文】

周末,細雨霏霏,訪問深圳鶴湖新居。

內外隔絕壁壘森嚴

鶴湖新居位於深圳龍崗鎮羅瑞合村,距市區廿八公里,乃一客家民居建築群,為廣東興寧客家人羅瑞鳳於清乾隆年間創建,經三代人努力,嘉慶年間出具規模。佔地二萬五千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鼎盛時期,新居居民達一百六十九戶,一千餘人。新居建築群由內、外兩圍環套而成,初建時圍房屋及四角的碉樓,平面呈回字形,後隨家族綿延、勃興,又增建外圍及四角碉樓,平面呈梯形。碉樓之間由土夯圍牆相連,與外界隔絕,由外望去,儼然一座壁壘森嚴的客家莊園。

新居的修建、發展,也是一部羅氏家族的奮鬥史,承載著一方客家人的歷史記憶。羅氏祖先自清代由粵東地區遷移至此,起初以榨油為生,刻苦勤儉,數代後,榨油坊遍佈廣東各地,羅家繼而發展食肆、酒樓,族間更重視科舉、教育,以致後人多有登科及第,可謂「先富後貴」。

時光流淌親情淡漠

步入內圍,建築以祠堂為中心,閣、樓、廳、堂、房、井、廊、院等建築隔而不斷,互相關聯,守望相映,並以「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著稱。整體建築呈回字形,回字形每邊由若干房間組成,每一房間一道門,為一人家,內有三層,一層為廳堂,二層為臥室,三層則用之儲物。為節省空間,層與層之間沒有固定樓梯,而是使用活動竹梯上下。初建內圍時,房屋的大小、位置、朝向均以長幼秩序分配。但數代之後,各家支之間的關係逐漸淡化,家戶間僅在族間祭祀、婚喪嫁娶時方有往來。而各家由於不同的生活境遇,貧富、發展亦各有不同,同支之間出現僱傭關係,已是平常,感情、經濟之間,涇渭分明。可見,歷代經商的傳統,使鶴湖客家形成了「親兄弟,明算賬」的習慣。

防禦和農作兼顧

既然家支之間關係已相對淡漠,為何不仿效其他漢人例,分家重建,另起爐灶,而是共同擴建舊居,進而形成規模宏大的民居建築群?究其原因,仍在於客家遷徙的特性和歷史。客家人從外地移居至此,與當地社會、文化,大抵需要一個適應、磨合的過程。初來乍到,由於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不同,難免與當地居民產生矛盾、衝突,而粵、閩之地,清時仍屬邊陲之地,國家監控、管理亦無法滲透至此,加之清末國勢衰微,草寇、強盜猖獗,新居堡壘式的建築風格,實乃應當時局勢而生。其表現突出之處有二:

其一,防禦性的碉樓、圍牆。內圍圍牆由「三合土」(土、灰、沙)砌成,其中還加入糯米水、桐油、紅糖水、雞蛋清、竹條等輔助材料,使其更加堅固。據說如此夯成之圍牆,其硬度、韌性均可與現今的鋼筋混凝土媲美。此外,為增加防禦功能,圍牆上沒有開窗,只設有若干葫蘆形狀的槍孔洞,由內向外看,百米之內情形,清晰可見。而四角碉樓則居高臨下,遙相呼應,使方圓局勢,盡在掌握之中。其二,便是回字形正中的花園,原為新居中的菜園,也是客家人為防禦而設,平素可作農副業;一旦有外敵入侵,莊園可緊閉大門,憑藉園內日常儲存的糧食及種植的菜蔬,足不出戶,防守數月,不在話下。

細節體現智慧

新居的建築風格體現了客家人獨特的遷徙文化及其頑強的生命力,而民居中的一些細微之處,則反映了客家人的聰穎、節儉。從內圍房屋剝落的牆面不難看出,所用材質遠遜於圍牆用材,原因有二,其一、節約成本;其二、方便改建。而由於加強防禦功能的需要,新居內圍回字形的結構使得每間房屋開窗甚少,屋內顯得略為昏暗,因之,新居房屋大多採用明瓦,即間或以玻璃作瓦,以增加室內的採光。如今這一技術極為平常,但在兩百年前,這些「明瓦」,卻都是從海外進口而來。此外,新居每間房屋前均有一條溝渠,日用廢水可由此流到池塘、菜園,客家人稱之「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每家門前溝渠上鋪有石板,以便行走,大多為五幅石條組成,寓意「五福臨門」。這些點滴精妙之處,無不映襯出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鶴湖新居現已被闢為客家民俗博物館,供人參觀。訪問時,恰逢羅氏圍屋後人歲末回到圍屋祭祖,共食客家盆菜,熱鬧紛繁。中午吉時,爆竹聲聲,羅氏家族成員舉杯同慶,在圍屋中,在祠堂下,願先祖庇佑,來年闔家歡樂,國泰民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