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12)
期刊(1080)
学位论文(230)
图书(179)
视频(48)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12)
期刊 (1080)
学位论文 (230)
图书 (179)
视频 (48)
按年份分组
2015(49)
2014(1353)
2012(458)
2010(375)
2003(10)
1986(2)
1985(2)
1984(3)
1979(3)
197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6)
客家研究辑刊(81)
福建日报(5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8)
龙岩学院学报(12)
老区建设(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3)
地域研究与开发(3)
资源科学(1)
财经界(1)
改革开放后客家山区跨国移民管窥
作者:张开源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闽粤赣边客家山区历史上的移民活动重又出现。本文以福建省明溪县沙溪村为典型个案,管窥改革开放后客家地区的跨国移民。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梅龙赣客家聚集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个行政省的边缘山区。该区内地理条件相似,地域毗邻,文脉相通,血脉相联,文化均质,共同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客家经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广东梅县“旅游强县”的实施与县城经济转型的探讨
作者:陈广万  来源: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大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绿色崛起  旅游强县  客家文化  围龙屋  客家文化长廊  潮梅文化旅游区 
描述:本文以粤东北山区的梅县,近十年来在绿色崛起,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清除有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典型的客家文化氛围,推出山中田园诗,梅县客家情的绿色生态休闲游和叶帅故乡美,客家风情浓的红色旅游为主题,创旅游强县系列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
明清之际福建客家经济发展与经济观念:以李世熊的《钱神志》为
作者:张侃 李雪华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近年来学界对客家研究的突破是多方面的,王东先生曾在《客家学导论》中一个概括: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客家民系的源流、社会经济、语言习俗、心理情感、民系意识等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揭示这一民系的发展规律及其未来趋
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
作者:兰俏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畲族与客家在历史上同以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为基本住地,两族毗邻而居,长期互动,相互关系最为密切。明清以后,畲族大部分迁移至闽东、浙南及赣、皖等省,但两族仍居住在山区,以山林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相似之处很多。但客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
九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作者:裴耀松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代开始便有大量中原汉人由赣南一带迁移入境定居,以长期相对稳定的石壁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方
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
作者:江盈盈 贾倍思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系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的分析,以及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和围屋群落与徽州民居和村落进行比较,说明在相似的外部客观条件下,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两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围屋建筑和村落建筑。
一部以区域文化视觉拓展客家学研究的力作——谢重光《闽台客家
作者:兰俏梅 蓝七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谢重光教授的新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作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之一,于2003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闽台文化自成系统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特殊密切关系,把它作为闽台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个个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阐发了对这一域内文化同
明中叶的流民与南方山区的开发:兼论“客家”名称的出现
作者:周雪香  来源:“明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统以后,流民遍及全国13个省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民人数达几百万,逐渐形成一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