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73)
报纸(543)
图书(249)
学位论文(181)
会议论文(48)
视频(2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673)
报纸 (543)
图书 (249)
学位论文 (181)
会议论文 (48)
视频 (25)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938)
2013(118)
2012(139)
2011(141)
2006(28)
2003(6)
2001(5)
1996(4)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1)
嘉应学院学报(31)
北京:民族出版社(8)
南方建筑(4)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岭南文史(2)
北京规划建设(1)
歌海(1)
长春大学学报(1)
江西赣州客家5项舌运动类型
作者:张晓瑞 郑连斌 陆舜华  来源: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人的舌在舌外肌的协同作用下,各舌内肌的收缩或舒张可以使舌产生一些特殊的运动形式,这些特殊的舌运动类型已成为人类群体遗传的经典指标。客家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对其进行调查以丰富我国的人类群体遗传资料。调查了520例(男343例,女177例)江西赣州地区的客家高中生的5项
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
作者:钟俊昆  来源: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学地理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介于文化地理学与艺术社会之间的一门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它致力于研究文学与地理之间多层辩证的相互关系,它既研究特定文化地域、具有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中所产生的文学,又研究倾向于人化的自然与空间环境下的人文地理特征。说确切一点,文学地
清代台湾客家移垦有成之类型研究:以张达京、胡焯猷、姜秀峦为例
作者:邱荣裕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湾,不仅将台湾最为繁荣的府城与邻近城郊之地利,成为海外家乡,同时也因人
培田古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
作者:戴志坚  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01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古民居  建筑文化特色  客家地区 
描述:本文分析了培田古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1、建筑规划严谨有序;2、礼制建筑富丽堂皇;3、民居建筑设计精巧;4、建筑类型丰富多彩。因此在研究土楼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其它客家地区的建筑文化现象,这样才能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客家学和客家文化的内涵。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多民族国家的人类: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选择
作者:徐新建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的构成予以深入阐释,则还需要借助于多民族国家的人类
乔健先生贺信:“人类高级论坛”十年有成,再接再厉
作者:乔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人类学者及相关教研单位组成"人类高级论坛"。首届在广西
从人类和遗传角度探讨客家民系本质
作者:叶智彰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中原汉人带着当时较发达的中原汉文化融化于南方较多数的古百越族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共同体。迄今,由于史料不全或记载失真等原因,仅仅从社会科学研究客家源流及其实质等问题,颇难做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客家民系的本质。
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
作者:庄英章  来源:首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客家研究的回顾客家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以罗香林(1933)的研究为代表,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方文化与族群认同研究风气之兴盛,而格外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有关客家研究单位亦相继成立,几次客家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更突显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
客家民居意象之生命美学智慧
作者:吴庆洲  来源: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前言规天矩地、方圆并陈的客家民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本文拟探讨其意象及其这些意象所体现的生命美学智慧。客家民居的意象客家民居的意象在于民居形态和民居环境两个方面。在民居形态上,它的意象均以“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