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08)
期刊(547)
学位论文(247)
图书(54)
视频(42)
会议论文(25)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908)
期刊 (547)
学位论文 (247)
图书 (54)
视频 (42)
会议论文 (25)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42)
2014(826)
2013(384)
2012(379)
2011(385)
2010(318)
2007(68)
2006(49)
2002(6)
19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13)
闽西日报(287)
客家(12)
民俗研究(3)
福建党史月刊(2)
作品(2)
海峡旅游(2)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
俪人(教师)(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客家“神位牌”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是不是客家人,一看厅堂的“神位牌”就能知道一二。这是外人对确认客家人家庭的第一印象。 客家人不忘根源不忘本,对已逝去的祖辈,尊称“逝者为大”。除了要让其入土为安外,在家中厅堂正厅,还要郑重其事设立一尊神位牌。神位牌要标示一些具体内容:如周姓的堂号称为“汝南”,字“左昭”,“右穆”,约定俗成区别
客家地区的多崇拜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闽西客家人敬天敬地,敬奉神明,只要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论哪方神明,都一起供奉,被客家学界称为“诸神合署办公”现象。 5月1日(农历四月十一),永定抚市镇贝溪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打醮活动。早晨6点多钟,笔者就驱车前往采访,经过约50分钟车程,来到贝溪村就听到吹吹打打的声音,在有100多人
客家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常霏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
怀祖殿、客家始祖神坛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殿上方的匾额 “怀祖殿”三个大字为台湾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所题。大殿内设有客家始祖神坛,整个神坛高近3米,重约38吨。 神坛上“客家始祖神坛”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郭沫若的字体,据记载郭沫若祖籍系宁化石壁人。
客家祀神祖位信仰礼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 谢文娟 自从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地居住后,他们同时也把自己的祖宗随之带到了这里,予以每天早晚拜祀供奉之。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睦宗的谒祖孝心,表达了客家人子孝孙贤,唯读唯耕的高尚品德。 客家人都会在住房的厅堂正上方墙壁上设一个长方形的“祖位”(每个
闽西:客家神话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张胜友 闽之西者,客家祖地也! 似奔似逐山峦游走,如涛如涌林海滔滔,奇幻秘境,人间乐土,便演绎了一部客家神话和传说…… 客家,被誉为东方世界的“吉卜赛部落”。 时序越千年,五胡乱华,朝纲倾裂,战祸频仍。中原汉民饱受生灵涂炭,颠沛流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
香港“食神”赞惠州客家菜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有“食神”称号的香港厨师、食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梁文韬(穿红衣者)率香港60多位美食客,慕名来我市水口一菜馆品尝客家菜。食后,梁文韬点评该菜馆,称400多元一桌的客家菜地道、有特色,很好吃。 《惠州日报》记者杨剑辉 摄
客家女神“仙人叔婆”
作者:冯锡煌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驾虹桥畔的法妙仙母宫内,供奉着一尊叫“仙人叔婆”的客家女神。明末至今,一直受到民众的虔诚崇祀,常年香火鼎盛。 说起这位女神,可有一段神奇的来历。据说,女神原是今蕉岭县蕉南村郭念四郎的四女儿,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3)农历五月初四。这天,满天彩霞,异香弥漫,一群五色小鸟聚于郭家
客家山——冠豸山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亦华文/图 冠豸山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城东1.5公里处。这是一座平地拔起的突兀之山,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冠豸”。冠豸山山峻石奇,远望如欲放的莲花,又名莲花山。被当地人誉为“客家山”。 风景秀丽,独树一帜的冠豸山为丹霞地貌。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
《土樓韻》演繹客家風情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樓韻》演繹客家風情 千百年前,五次大規模的南遷,使中原漢民背井離鄕,成了南中國的客家人。他們用自己的足跡寫下了浸透血淚辛酸的遷徙史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建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客家土樓。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