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3)
2012(1)
2008(1)
2007(1)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3)
梅州日报(2)
东江时报(1)
三明日报(1)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客家人的“二人转”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花朝戏是流行于东江流域紫金、五华、河源、龙川、惠阳等客家话地区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它用客家话演唱。其鲜明特点是客家民间音乐语言和客家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清丽悦耳、朴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词和道白运用诙谐,隽永的双关语和歇后语,形象生动;表演载歌载舞、气氛热烈,以表现客家山区农村生活见长,为群众所
客家人的打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砻谷是世上三般苦之一,而打砻更是苦中苦。 【索隐】 客家人有一句俗语:“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在这里就谈谈打砻吧。江南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
客家车碓魅力潜藏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永泰 车碓,发明于西汉,兴盛于三国。既是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工具,也是粉碎饲料、造纸原料等的生产工具。客家先民南迁后,在没有机械和电力的年代,这种先进工具传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由于它省工、省力、高效,几百年来被客家人广泛使用。 车碓,由水车和碓两部分组成。 水车,用24根同样大小的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