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祖地客家魂 ——我市打造“海峡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其实,以土楼为主要元素的这些作品仅仅是我市诸多海峡客家文化精品创作的一个缩影,此外,诸如广播节目《我们客家人》,客家语电视节目《客家族谱》、《土楼探秘》(客语版)、客家风情专题片《客从何处来》等对台文化精品在台湾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样大放异彩。而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不仅在文化作品创作上,而且在文化活动
传承客家优秀文化
作者:赖全平张芬明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石壁客家祖地,是一所有着72年历史的农村完全小学。2010年以来,客家学校以打造“客家祖地窗口学校”为办学目标,确立“传承客家优秀文化”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客家文化进校园 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为弘扬客家精神,传承客家优秀文化,
客家医药给健康把脉为百姓造福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正在钻研古籍医书。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典藏医学古籍。 张鸣文/图 上犹县客家医药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
定南明远第围:客家围屋的奇葩
作者:李文娟 叶熠斌 郭华平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屋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而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明远第围,则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赣南客家围。历经风雨沧桑的定南明远第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奇葩,在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大放异
血浓于水客家情 ――记闽西客家联谊会代表团参加
作者:李贵海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闽西客家联谊会代表团拜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吴伯雄先生(前排左三)。 金秋十月,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举办的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在台北市隆重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社团代表相聚台北,共话客家心,宝岛情。应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的邀请,由市领导林仁芳、
罗香林客家君子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3年,中国史学会在渝发起人合影(二排左二为罗香林)。 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 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荣耀; 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 他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
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叶伟贤徐丽芸文/图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宣传长廊、展览室、标语横幅、黑板报、班牌,还有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文艺表演、游戏活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
邓炳昌:十年坚守客家围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在海南上山下乡生活的老三届知青邓炳昌开始闯荡深圳,至今已整整过了30年。 对于去年刚刚退休的邓炳昌而言,深圳,是一个比故乡广东揭西还要熟悉的地方,在这里的30年间,他当过特区的筑路工人,在横岗开过书店,做过代课老师,90年代,商品经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