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713)
期刊(4506)
学位论文(1030)
会议论文(119)
视频(91)
图书(34)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713)
期刊 (4506)
学位论文 (1030)
会议论文 (119)
视频 (91)
图书 (34)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91)
2014(5340)
2013(987)
2012(964)
2011(931)
2009(425)
2008(389)
2007(240)
2005(56)
1991(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334)
其它(1138)
南方都市报(247)
客家研究辑刊(24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39)
寻根(11)
地方文化研究(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建筑技艺(1)
对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
作者:张振林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徽  族氏文字  标记符号  铭文 
描述:记符号的区别,并以在客家民俗和家庭用具中看到的标记,论证了对族符号性质的判断。文章最后对商、周青铜器中不同类型的短铭,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不同意把△(图二)当作文字释为“举”。
潮安畬话概述
作者:黄家教 李新魁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州地区  广州方言  潮安县  少数民族  北京音  客家方言  声母  概述  潮汕地区  元音 
描述:約千余人;成年人大都能讲潮州話,在本民族內部交际用畬話,对外則用潮州話。該地的畬族同胞,在生活及生产习慣上已与潮州地区的汉族人民沒什么大的差异,只在語言上才所分別。
粤东客家的“圆坟”习俗与稻作
作者:张海元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客家  “圆坟”  祭仪  文化信息  稻作 
描述:“圆坟”是客家人为祖先所造坟墓落成后举行的一定程序的祭仪,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十分流行。该文以粤东梅州地区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主要依据,联系客家民系的生存状态与汉族先祖的文化观念,分析探讨祭仪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及其与稻作的关系。
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贼巢  科举  文化之乡  社会变迁 
描述:明末清初的粤东地方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文章以大埔县百堠村为个案,具体探讨该村在由“贼巢”到“邹鲁乡”的变迁过程中,乡绅阶层的产生及其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认识粤东地方社会转型的细节和内在机制,理解客家传统社会,这着重要意义。
客家与移民
作者:曾汉祥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移民  中国移民史  世界移民史 
描述:移民是中外古今人类社会的现象。该文试从世界移民史、中国古代移民史以及其他移民现象来探讨客家人跟移民无关系这一课题,对客家人不存在中原移民史这一说法提出一些疑问,并对《客家源流探奥》的逻辑推理方法进行讨论。
猺人、蜑人、山贼与土人:《正德兴宁志》所见之明代韩江中上游
作者:陈春声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韩江      盗贼  客家 
描述: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方式建构乡村的社会组织,地域社会的经济形态与文化面貌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地区后来被视为"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而所谓"客家"身份及其认同,要在原来大量存在的"畲人"和"猺人"转变为"编户齐民"之后,才可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