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00)
期刊(151)
学位论文(8)
视频(3)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00)
期刊 (151)
学位论文 (8)
视频 (3)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237)
2013(157)
2012(179)
2011(186)
2010(136)
2009(57)
2008(59)
2007(26)
2006(16)
按来源分组
惠州日报(41)
岭南文史(2)
群文天地(下半月)(1)
老友(1)
琴童(1)
神州民俗(1)
装饰(1)
法制与经济(1)
黑龙江史志(1)
梅县侨声(1)
北卡客家同乡会举办春节联欢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美国北卡客家同乡会于除夕夜举行春节联欢活动,除了如往年一般聚餐、客家歌唱、表演、游戏、摸彩等常规活动以外,今年加入乡亲们唱客家歌谣,介绍客家年俗,以及肚皮舞、口琴吹奏、宋词古唱、对春联等表演。其中最特别的活动是新增的客家美食烹饪比赛,评分标准是家乡味、质量、造型和创新性,最后由一款富贵
梅州“客天下”体验客家文化
作者:柯鸿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这一特色品牌在蛇年春节假期叫得特别响,让梅州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出现“井喷”现象,叶帅故园、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日均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春节期间,梅州各景区精心推出一系列展示和体验客家文化、绿色文化
客家乡村里的“春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西博白客家乡村“春晚”现场。 【观风台】 蛇年春节,记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径口镇茶根村,一个普通的客家乡村。多年未回,家乡变化很大,楼房多了,汽车多了,道路也更平坦了,不变的是乡亲们的音容笑貌,还有一台已经连续举办了14年的“春晚”。 “村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99
回味不一样的过年滋味
作者:林圳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圳报道:春节长假已结束,咀嚼广州的年味,老广州与新客家感受殊异,老广州在传统习俗的坚守中仍能体会到衰不而竭的过年氛围;而新客家在空城中无所依傍,似难再寻故乡过年的那份隽永滋味
客家萝卜粄香飘佳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森洪一家在精心制作萝卜粄。 【我见我闻】 肖舒丹 春节期间,勤劳的客家人都会自己在家制作各类美味食品,比如煎圆,炸油角,蒸红钵粄等等。今年跟往年一样,梅县程江镇周塘村大水坝李森洪一家又在忙碌着
“梦里客家”吸引了众多游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游客共赏江南新城的美好蓝图。 本报讯(记者刘遐昶摄影报道)新春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到这里品味客家先贤留下的客家文化。他们在欣赏客家瑰宝的同时,第五展厅“客家腾飞”中新增设的“三区三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特色区、丰顺新区;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兴宁新城
民俗活动好玩市区景点免票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正月初三,罗浮山朱明洞景区鼓声震天热闹非凡。当日,来自罗浮山景区周边的横河、长宁等乡镇的千余名男女老少,推着6只大鼓走进景区进行大鼓表演,为喜庆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昨日,市区挂榜阁游人络绎不绝。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2月12日,在大亚湾区澳头岩前村的灯光球
《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作品在黄山展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里影视村,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2013“西递·宏村杯”中国黟县摄影大展在此举行。我市摄影家曾正东拍摄
客家桃花红 “长寿之乡”沐新年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媛 春节7天长假,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过年方式:全家去河源和平县美丽山区悠闲度假,过一个没有应酬劳碌、没有喝酒伤身的健康温暖客家风情年。 独特古村落传统客家围 地处山区的河源市和平县保留了较多的古村落,其中以兴隆民俗文化村为最。此处通姓王,始祖来自山西太原,居三槐堂系。经浙江迁入福建,明
谁来装点新客家的年味
作者:林圳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城小议 今日议题 主持人:林圳 春节已过,咀嚼广州的年味,老广州与新客家感受殊异,前者在传统习俗的坚守中仍能体会到衰不而竭的过年氛围;而后者在空城中无所依傍,似难再寻故乡过年的那份隽永滋味。 今年春节,取消了燃放焰火,团拜会、逗利是、吃开年饭也不再是普遍现象,广州城的年味自然逊色不少。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