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珠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
-
作者:蒋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说 信仰生活 绿珠
-
描述:的传说和祭祀仪式来考察传说与民众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一部分里介绍了选题...
-
探客家风情过田园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线路:河源镜花缘、苏家围二天游
游览以小说《镜花缘》为题材建造的新型景点镜花缘风景区;观女儿国大型客家风情歌舞表演;由凝翠谷或者红颜洞拾级而上,登上泣红亭,观赏万绿湖湖光;前往“广东最美丽的乡村”———苏家围。
推荐理由:苏家围因大诗人苏东坡后裔在此聚居而得名。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
-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
作者:李瑞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語教學 客語生活學校 德菲法 教學評估
-
描述:評估對象,來瞭解不同背景地區,參與客語生活學校之過程與目前執行的情況。並透過德菲法建構出「行政規劃」、「課程設計」、「教師教學」、「師資選訓」等四面向客語教學評估指標,且配合深度訪談瞭解客家庄與福佬
-
文化研究 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
-
作者:Ann Gray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化 研究方法
-
描述:文化研究 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
-
8旬夫妇成惠州新客家 两老为照顾外孙女从新疆来惠生活七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丁泽林(右)、王德芳夫妇本报记者范春莉 摄
■ 本报记者范春莉
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中,有不少这样的老人——— 为了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从家乡来到惠州。家住市区东平长湖苑年近八十的丁泽林王德芳夫妇就是这样的 “新客家人”。2000年,丁泽林、王德芳老人为了照顾出生不久的外孙女,从新疆来到惠州。
-
新老客家聚一起乐度晚年随子女来惠州定居老人融入惠州环境,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下午,吴文腾在市老年大学创作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丘思远 摄
“我们这帮老人在惠州生活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唱歌跳舞写字绘画都能结识一大帮友人,惠州本地人个个都很热情。‘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这句话我有深切的体会。”江西省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文腾老人2006年随儿女到惠州
-
客家娘酒飘香印度洋明珠 毛里求斯广东乡亲既传统又洋气,
-
作者: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毛里求斯南顺会馆里,每天都有很多华人妇女在这里活动
文/本报特派记者 林洁图/本报特派记者 林桂炎
登上毛里求斯航班,记者的心情一下就轻快起来。
不是因为脱离了治安严峻的约翰内斯堡,而是要去的那个地方,让马克·吐温说出这样的话: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才创造伊甸园。
最重要的是,记者热切地
-
岭南文化三人行·深圳客家围屋 石屎森林中 堪忧“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在岭南历来被看作一块文化飞地,与周遭浓浓的“粤”味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星罗棋布的厂房工地间,这里却隐藏着200多座传统客家民居,这些“石头的史书”书写着鹏城与岭南的文化血脉。可深圳发展的车轮越转越快,这些“活化石”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深圳现存的200多座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
作者:張容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歷史意識 閑聊 常民 日常生活
-
描述:生活的樣貌。研究發現所謂常民的歷史意識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相貌,歷史意識作為流動、變遷的意識,本來就沒有本質性的存在,同樣的,客家族群文化亦不是一種本質性的概念。每個行動者在時代的脈絡裡,有他的思考與顧
-
客家创意米食产业经营策略之研究-以平衡计分卡观点
-
作者:林均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创意米食产业 创意生活产业 平衡计分卡
-
描述:,提出為因應國民生活品味提升、注重精緻、創意、舒適、便利及高品質的生活,將創意生活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第13項範籌。其最大目的是期望能藉由台灣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將創意、科技、美學的概念運用在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