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的乞巧节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客家祖地宁化的乞巧节,有鲜为人知的“拜巧”和“食七层糕”的习俗。
七月初六,不论男女便开始了“拜巧”的准备工作――制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笔在纸上或画或描状元拜塔,鱼跃龙门,文房四宝等吉祥图案;二是在画的下端剪菱花、金钱花等各种剪纸,展示其不凡的聪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悬挂一只
-
客家手工艺 编织竹笠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竹笠,在客家地区叫“笠嫲”,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竹笠有尖啄尸与圆顶之分。尖啄尸
竹笠主要流行于丰顺、揭西、陆河、饶平等地;圆顶竹笠则主要流行于梅县、兴宁、蕉岭、平远等地。后者则为男女老少所通用。
编织竹笠需青竹(或称黄竹、慈竹,主要编织上坯)、硬头篁(竹子名,主要编织底坯
-
东方建筑明珠--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永定位于福建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土楼”。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
-
鹤湖围:惠州唯一城堡式客家围楼位于永汉镇鹤湖村,为省级文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鹤湖围全貌。 本报记者谢 磊 通讯员廖海华 付颖卓 摄
鹤湖围位于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鹤湖村民小组。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龙门永汉莲塘开基,行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后建鹤湖围,于清同治二年竣工。
鹤湖围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共有
-
宁化加快客家标志性建筑施工步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2月7日,在宁化客家标志性建筑――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的工地上,一线工人们顶着寒风作业。目前,该项目招待宾馆已完成三层结构施工,今年底将完成结构主体工程封顶。据了解,总投资1.28亿元
-
客家建筑 古桥斜塔展风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丰良文塔
普济桥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丰顺知县许炳(浙江人)倡议邑绅吴奕材等人捐建的。普济桥,当地人也称高桥。其造型端庄、风格古朴、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位于丰顺县丰良镇东北端,横跨在丰溪河上,桥长96.6米,高12米,宽3.8米、六墩七孔,是一座以麻石砖块建造而成
-
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新考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晓迎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性,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宁化、清流、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
-
台湾花莲将建 “客家土楼”酒店吸引游客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不久的将来,大陆游客赴台湾花莲旅游时,可能有机会住上“福建土楼”,因为,台湾土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开公司)已准备在这里建一幢别致的“土楼”休闲酒店。
台开公司瞅准大陆游客的“土楼”情结,也看好花莲各景点对大陆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准备上马一个名为“客家土楼人文会馆”的土地开发项目,其定位
-
上堡梯田: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陈乐秋
上堡地处东经114°、北纬26°周围,位居罗霄山脉南麓,离崇义县城近百里。上堡孕育了全国三大梯田奇观的一绝——客家梯田。
上堡梯田群落始建于元朝,成形于清初,至今已达数万亩。用民间的话说,历经数十代,不断垦山造田,成就了一份“祖宗业”。经众多专家考量,上堡梯田的规模
-
泮坑外村发现一批古典优雅的客家古民居,近日这些民居建筑群被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泮坑外村福禄岌古村落
▲镇东楼
▲季立居气势雄伟的外门楼
▲镇东楼贵气典雅的雕花护栏
竹林居
本报记者丘利彬通讯员陈孙鹏
梅江区三角镇泮坑外村,环绕在一座叫福禄岌的小山丘周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村落,村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