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0)
学位论文(26)
期刊(22)
视频(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0)
学位论文 (26)
期刊 (22)
视频 (2)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52)
2013(33)
2012(33)
2011(36)
2010(30)
2009(11)
2008(10)
2005(2)
2004(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2)
其它(28)
闽西日报(20)
赣南日报(17)
三明日报(14)
人民日报海外版(2)
三明学院学报(1)
梅县客家学研究会(1)
漳州客家(1)
老人世界(1)
客家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4期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盲人  人群 
描述:在家乡,每当农闲时节晚饭后,一盏温馨的马灯亮起,把个晒谷场照得雪白,一位盲人正襟危坐于中央,四周围着黑压压的人群,一双双眼睛紧盯着盲人手中的渔鼓,企盼着早点儿开唱。等差不多时,盲人“咳咳”地清清嗓子,人群中立即出现一阵兴奋的躁动,随即全场寂静下来。
多为闽粤赣边区经济发展与呼
作者:陈征 李思项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多为闽粤赣边区经济发展与呼
为客家研究与呼 对部分客家著述所作的序与践
作者:丘菊贤撰  来源:梅县客家学研究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为客家研究与呼 对部分客家著述所作的序与践
宁化客家牌子锣鼓初探
作者:伍荣生  期号:第3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化  客家  牌子锣鼓 
描述:器有唢呐、小鼓、边、拍板、锣、钹等组成,多为边走边奏的表演形式,深为老百姓喜爱。
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
作者:李曾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打击乐  新剧种  表演风格  设计  音乐风格  客家地区  五十年  个性化  民间化 
描述:山歌剧是一个只有五十年成长史的新剧种,梅州市山歌剧团始终肩负着剧种探索、试验和示范的使命。光阴似箭,岁月无情,鄙人接过前辈的棒,在该团负责司的职位,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新剧种,它的表演风格该向何处靠拢?音乐风格该怎么定位?几十年来,始终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戏曲化、歌剧
于都客家唢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客家  打击乐  顺口溜 
描述:江西于都的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干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丹棱县志》)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
开发对台文化旅游刍议
作者:郭文  期号:第1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如妈祖朝觐、武夷仙境、福建土楼、浪琴岛等文化旅游产品已经逐步推向台湾旅游市场。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武夷山旅游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泉州旅游节
高雄汕尾国小车表演艺术探讨:以『桃花过渡』剧目为例
作者:张玉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汕尾国小  车鼓  车鼓戏  桃花过渡  表演艺术  宜兰本地歌仔  客家三脚采茶戏  七子戏 
描述:過渡』的源流與發展、以及舞步動作或是曲調音律的比較。因此本文將以汕尾車鼓手抄本中的『桃花過渡』作為研究基礎,首先探討目前汕尾國小車表演藝術中,教練編修的『桃花過渡』與原抄本的差異。接著分析手抄本中
台湾民间音乐的多元样貌- 以〈百家春〉、〈桃花过渡〉、〈病
作者:张雅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百家春 
描述:、車等樂種裡的發展脈絡與多元樣貌,也藉由了解民間藝人與作曲家對這三首樂曲的不同詮釋與創新理念,呈現出當代民間音樂揉合傳統與現代的多元樣貌。本文的研究方法亦兼顧文本的歷史源流、曲詞演變的比較分析,同時也針對近代作曲家賦予新貌的作品做一定程度的曲式分析。
元宵客家游大龙
作者:朱洲平  期号:第2期 来源:人与自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元宵  神龙 
描述:游大龙的队伍由龙头神铳队开道,每到一个节点就要鸣放神铳,小孩子的扁灯队打头,其后是十番锣鼓队,接着就是长长的大神龙了。只见大神龙双眼圆睁,龙嘴大开.口含龙珠。近看,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远观,大龙蜿蜒山岗,则有腾云驾雾之气。这一刻,恍若天上真龙现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