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8)
期刊(200)
学位论文(97)
会议论文(8)
图书(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8)
期刊 (200)
学位论文 (97)
会议论文 (8)
图书 (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289)
2013(82)
2012(81)
2011(73)
2010(48)
2009(51)
2007(17)
200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99)
岭南文史(2)
中华民居(2)
炎黄纵横(2)
南方农村(2)
红土地(1)
新经济(1)
安全与健康(1)
室内设计与装修(1)
散文诗(1)
试论闽粤赣边客家传统民居土楼的文化适应
作者:杨载田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居民自汉晋至明清进行过多次大规模、长距离的南迁活动,而辗转来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北部三角地带的客家先民,在“地大山深、疆隅绣错”,素以“荒服视之”和平盆地区已被早期先来此的旁系汉人占据,山岭贫瘠之地又为原住居民“蛮夷”、“峒蛮”或“山都木客”等古越族系所据有的情况下,要插足生根求
客家古民居群落培田村
作者:廖楚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闽西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培田村在连城县的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约20公里。古代这里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整个培田村约有1000多居民,都姓吴。$$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共保存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古代
[2003-10-05] 客家聚集地——赤泥坪村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赤泥坪村位於沙田中文大學毗鄰的谷地,大概是因其赤紅色的泥土而得名,該村絕大多數原居民都姓邱,都是客家人,其祖先是二百多年前由廣東省博羅縣遷來。而原居於該村的村民僅有四家不是邱姓,他們分別姓文、駱、關
客家下南洋 挥泪第一站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
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
作者:贾少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建筑既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凝固的艺术,如今仍矗立在坑梓的46座客家围堡,就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它们是当年客民经济实力、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记录……$$如果有人问你,深圳的客家围屋哪里最多?第一座客家围屋在哪里?你可能想不到,答案就是坑梓。$$据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