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13)
期刊(242)
学位论文(71)
图书(7)
会议论文(6)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13)
期刊 (242)
学位论文 (71)
图书 (7)
会议论文 (6)
视频 (4)
按年份分组
2014(309)
2013(103)
2012(101)
2010(59)
2009(49)
2008(53)
2007(27)
2000(1)
1998(1)
1995(1)
按来源分组
客家文博(5)
红土地(3)
赤溪侨刊(1)
南方文物(1)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1)
牡丹(1)
客家(1)
中国三峡:水文化(1)
中国三峡(1)
经济师(1)
客家围屋有望列入“世遗”预备名录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网江西频道消息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家文物局组成的专家组日前前往龙南县考察围屋申遗工作。根据专家比对,赣南客家围屋完全具备申报“世遗”条件。专家们表示,赣南客家围屋或将列入接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预备名录。 近年来,赣南加大对现存围屋的保护力度,通过开展围屋普查分级,对确定为保护对象的围
余秋雨明天将作客“客家讲坛” 时间:14∶25 地点: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实习记者侯慧妮)明天下午2时25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将作客“客家讲坛”,在梅城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人文明素质的提升》文化专题报告会。此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党校承办,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协办。 余秋雨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院长、上海市写作协会会长,
九栋十八井:三百岁客家大宅盼“重生”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九栋十八井”是广东韶关新丰县一座保存尚好的三百岁清代客家大宅。但当年曾风光无限的大宅年久失修,如今已近荒废。新丰县旅游局长林继开13日称,欢迎海内外客商投资修缮,并将其开发成客家文化旅游景点。 九栋十八井由当地温姓第169世先祖温天水建造,始建于1660年,至1818年竣工,历四代人共158年
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小说英文译作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台湾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的小说英文译作,日前在“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匠心筹划下于9月出版,将赠书给海内外各大图书馆,让客家文学作品漂洋过海,跨越时空与不同读者交流,也让客家文学更加全球化。已88岁高龄的钟肇政现居住于桃园龙潭,他的《鲁冰花》、《浊流》三部曲等作品深为读者熟知与喜爱。 (
咏客家围屋
作者:丁思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炊烟缭绕客家村 彭强华/画 岭南风物百咏 □丁思深 路转峰连极目予,客家围屋比邻居。 牛耕典午烧馀地,士读嬴秦焚后书。 起落山歌穿岭树,丰肥水草跃池鱼。 前人尽道桃源好,我道桃源未必如。 岭南 风物 辞典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是粤、闽、赣地区客家民
惠阳每年1000万元修缮客家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阳育英楼。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日前,记者从惠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活动上获悉,该区启动了育英楼、会水楼等惠阳历史文化“八馆”的修复完善工程。惠阳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成功修缮了崇林世居、碧滟楼等客家遗产。 目前惠阳区共有国家重点文物
客家人的鱼篓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惠龙 鱼篓,是客家人用来盛鱼的器物,多由竹篾编织而成。形状灵活生动,制作精巧玲珑。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束颈与漏斗形张。束颈是为了便于系绳,好系于腰间或斜挂于肩上。漏斗形张,是为了便于放鱼,且篓里的鱼不易逃脱,这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因为客家人居住地多为山区、丘陵,那里沟、溪、河流纵横,昔日有水
突出客家特色 创新经营理念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济和居住中心。但建成的时间较长,已显得跟不上时代,仅十几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居住着梅州市的大部分城市人
客家地名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漫笔话客]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是由于客家人是客居地的后来者,反观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地区,多已为其他民系所占有。所以,从中原南来的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实在是由于情境所迫的无奈
江西:海外客家后裔到赣州“寻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日前,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州市外侨办联合承办的2012年“海外华裔少年江西客家文化行”圆满结束,90名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华裔青少年们在为期两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