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6)
期刊(157)
学位论文(23)
图书(14)
视频(7)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36)
期刊 (157)
学位论文 (23)
图书 (14)
视频 (7)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7)
2014(196)
2013(81)
2012(77)
2011(58)
2010(46)
2009(26)
2008(27)
2007(16)
2000(1)
按来源分组
客家文博(4)
大众文艺(4)
岭南文史(2)
音乐大观(2)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
北京:民族出版社(1)
华夏文化(1)
学术研究(1)
中国民族博览(1)
嘉应学院学报(1)
赣州东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流域  赣江 
描述:东河初名赣州大戏,它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于一身,发源于赣江的贡江流域。赣江上游由章水、贡水汇合而戍,由于章、贡二水分别处于赣州西、东两侧,故当地人习称西河与东河,因而从贡江流域起源的戏剧也就被称为东河
大观
作者:陆中午 吴炳升  来源: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大观
醉人的乡
作者:赖广昌 刘敏  期号:第12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演出的木偶,就足以使人醉倒在着丰厚的文化陈酿之中。更有在生命礼俗里若隐若显的客家纸扎、根雕石刻、书法堂联,历史悠久的桐油纸伞、朴素而带有祈福意义的服饰衣着、隐藏于戏曲、仪式中的器乐吹打、飘逸的舞蹈。
博白客家采茶现状调查
作者:陈孝余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源流  剧团  采茶戏音乐  表演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调查 
描述:桂南采茶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自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博白桂南采茶在音乐与表演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仅从博白采茶的剧团现状、表演方式与音乐状况等方面切入,试图阐明博白采茶戏目前的生存状态,并对传统采茶的保护措施做一点试探性思考。
浓浓乡土文化情 尽看今朝采茶
作者:姜昊 张文婧  期号:第19期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  乡土文化  赣南客家  体态  表演者  采茶歌  矮子步  扇子  袖筒 
描述:一、江西采茶的种类与体态表现采茶,是指在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广东等省区的一种戏剧品种。目前,在不少有采茶的省份,还经常有以不同区域的采茶戏来命名的,用以彰显自己区域的特色。诸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湖北的"阳新采茶""黄梅采茶""蕲春采茶"等。
花朝——山沟里的山茶花
作者:杜伟祥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茶花  广东省  紫金县 
描述:一、花朝的起源及现状花朝,民间小戏种,形成于广东省紫金县,流行于广东省中东部客家语地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谈黄梅《妹娃要过河》
作者:夏婉  期号:第11期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梅戏曲  艺术表演  独特唱腔  舞美新颖 
描述:,最终两人以生命为代价唱响“爱之歌”《龙船调》,该剧中主题曲源于湖北恩施民歌《龙船调》,经典的黄梅唱腔融入《龙船调》在黄梅舞台上唱去了另一番风味。
客家花朝
作者:郑紫苑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紫金县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客家地区  文化特色  艺术化  戏剧  民间小戏 
描述:在这种民间文化环境中,孕育了属于客家人自己的小戏种—花朝。早在清代,任广东 府的力量,还应该站在民间的立场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第一,要从民间社区展开保护。用定期义务公演,通过电视、网络等一些现代化手段
对采茶传承的思考
作者:徐今彦  期号:第8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传承  发展  策略 
描述: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采茶传承的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客家傀儡行业公会:“田公会”
作者:梁伦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闽西客家傀儡的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上杭县白砂镇。明初,由当地温、赖、李、邱、梁诸姓先民从浙江杭州传来傀儡。水竹洋梁姓奉傀儡神田公于家堂供奉。此后,上杭傀儡逐渐流行于连城、长汀、武平、永定和粤东的大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