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07)
期刊(1078)
图书(380)
学位论文(185)
视频(63)
会议论文(3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07)
期刊 (1078)
图书 (380)
学位论文 (185)
视频 (63)
会议论文 (3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33)
2013(262)
2012(317)
2011(307)
2010(199)
2007(58)
2006(30)
2004(19)
1999(6)
1996(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417)
其它(37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9)
学术研究(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
中国韵文学刊(2)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
中国地方志(1)
东方论坛(1)
歌谣:客家人开发台湾文学反映
作者:罗可群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台湾  开发  客家人 
描述:“以诗证史”是中国文史研究的传统。本文以客家歌谣为例,论证客家人开发台湾从“流寓”到“深根”的历程: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由盲目变为自觉,他们既不会忘记根在大陆—唐山,更是眷恋自己流血流汗、辛勤开垦的台湾。同时分析客家人早期开发台湾的艰辛,并表示笔者能早日到台湾进行实地调查的愿望。
丘逢甲台湾书写之文学作品研究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学  台湾文学  在地书写  丘逢甲 
描述:丰富的文学篇章。本文旨在以客家文学先驱丘逢甲为例,分析与介绍其台湾书写之文学作品,并论述其作品中所蕴含之客家文化内涵与意义,并认识丘逢甲之台湾书写作品是中国文学重要的资产。
台湾客家文学的泛化与特化析论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文学  泛化  特化 
描述:”概念是空泛、浮泛的呈现,缺点在无独特性,不切实,优点在具有普遍性。客家文学的特化,则标举出客家文学有别于其它族群的特殊性。
台湾当今本土文学创作
作者:古远清  期号:第5期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语文学  客家文学  原住民文学 
描述:客家文学只好另张新帜。至于原住民文学 ,已由过去被汉族作家所书写到发展为原住民自己“书写的主体”。这种转变解构了汉人中心论及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文学史叙述
台湾客家茶文化与文学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  茶文学  茶文化  客家茶 
描述:亦复如是。客家先民受限于自然条件和物质生活的匮乏,因而发展出一套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客家文化中饮茶文化,蕴涵着浓厚的礼仪规范以及文学精神,其内涵常藉由日常饮食的礼俗加以呈现。文章通过梳理出客家文化中的茶文化与茶礼俗,彰显客家先民的饮茶习惯,兹以了解客家民系俭朴、吃苦、硬颈精神及丰富的茶文学
读《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十·艺文志·文学篇》札记
作者:梅森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日据时期  艺文志  文学  台湾小说  “小说”  通志  “新诗”  客家歌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描述:读《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十·艺文志·文学篇》札记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
丘逢早与客家文学
作者:罗可群  期号:第5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丘逢甲  客家文学  诗文 
描述:丘逢甲生为台湾客家人,受客家人文精神的孕育,受客家先贤的影响致深。他以自己的人格、创作实践和客家情怀,为客家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文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之中。
比较文学台湾文学
作者:叶维廉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文学研究雧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同反思的交相互照互识  根本歧异的并存  原住民文化  文学的原始风貌在汉人  日本人殖民下的亏损与重建  在地化的汉诗  复杂的情结  身心错折  纠缠记忆  理想原乡的寻索  冷战时期的镇压  文字检查的内在化  创造性的晦涩  多义性的象徵与借语  借声 
描述:裂,開出交相感知的可能,讓我們有機會用一種文化系統的符碼法規的活動標出(而不是改變或隱蔽)另一個文化系統不同的符碼法規,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充分地瞭解美學與權力論述以及層級的構成與拆解。在這個空隙里,不同的批評與美學的立場就可以坦誠相見,互相認識到可能的匯通與分歧的潛在領域,同時瞭解到各自作為孤立系統的理論潛能及限制,以及作為文化系統合作後互相擴展的潛能與限制。要創立一個真的開放的對話,我們必須保存文化差異間的張力。文化互流的真義是,必須是,互相擴展,互相調整,互相容納的一種活動,而這活動是在高度張力與對峙中進行推向更大圓周的瞭解。是這種文化與文化之間交相互照互識互認的開放的對話才能幫我們更完全地揭露文化與文化間爭戰共生的跡線。臺灣文學的研究也不例外。 乙篇:臺灣作為東亞的一員,作為以中文為主要表達的文學,以上揭櫫的問題自然都要考慮。但臺灣文學有其構成的獨特的歷史的線索和與中國不同的問題。首先,臺灣文化是一個多傳統的文化:原住民文化/文學,福佬文化/文學和客家文化/文學(發展了與中國文言詩既同且異的漢詩傳統),皇民化時期的文化/文學,光復後到蔣政權冷戰時期文化/文學,解嚴後文化/文學(臺灣主體意識文學)等等。每一種都經過異質爭戰的對話,在臺灣獨特的歷史下,也就是長期在殖民的情況下受到權力宰制牽制的辯證,有些音啞影滅,有些另闢途徑,其表現策略和發音方式的蛻變糾纏複雜,每每要重建當時特有的變動中而非靜態中的政治/社會心理歷史始可以透視其間爭戰共生的跡線。正因為臺灣文化/文學是多重傳統的爭戰主動對話,往往不斷受制於得勢話語的議程所左右,我們以為上面展出的種種問題裏,最重要的是保持甲篇提出的,從「空隙或斷裂」透視「眾異」交相互照互識開出來空而滿、兼收並蓄的超視覺。
当今台湾文学风貌
作者:古远清  来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当今台湾文学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