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71)
报纸(655)
学位论文(183)
图书(91)
会议论文(30)
视频(8)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71)
报纸 (655)
学位论文 (183)
图书 (91)
会议论文 (30)
视频 (8)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944)
2012(141)
2011(132)
2010(126)
2009(58)
2006(32)
2005(10)
1992(5)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54)
福建史志(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
中国戏剧(3)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民族研究(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建筑工人(1)
音乐时空(1)
人类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作者:叶智彰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灵长类在分类学上称为灵长目。这个目是生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目,它包括原猴类、猴类、猿类和人类,如果用分类学方法细分的话,可以分得非常详细,计有18个科161属,其中已绝灭7个科99属,现生者有11科62属222个种。
客家教育研究
作者:叶少玲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教育  客家史 
描述:客家是中华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的传统直接相关。本文从教育兴学的角度探讨了客家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民族必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贺州客家与瑶族族群关系研究
作者:李叶青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  客家  过山瑶  土瑶  族群关系 
描述:的现状,并论述了民族关系与族群关系的互动。自“族群”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以来,与“民族”一直存在概念之争,因而本文在引言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分析了民族关系与族群关系之间
岭南建筑民俗的易学解读
作者:朱培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  建筑  民俗  易学  解读 
描述: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等基本概念做了初步解读,并对古今建筑民俗理论的发展与评价进行了综述;接着,论文结合五邑碉楼等案例,对岭南建筑民俗根在中原,以及江西形法派和理气派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岭南建筑民俗的特征
台湾青年在福建探寻客家文化
作者:姬少亭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华社福建龙岩7月16日电  台胞祖籍地之一的福建龙岩15日以碧水青山、亭台楼阁接待了100多名台籍青年,他们无不慨叹客家文化的顽强与深厚。 “我也要得到客家神山的祝福。”来自台湾海洋大学的蔡瑞如在冠豸山的“鲤鱼背”山脊上一边攀登,一边数着台阶。“传说 鲤鱼背上有365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代
罗九香客家筝艺术风格研究
作者:陈潇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筝  广东汉乐  演奏技法  艺术风格 
描述:丰富;3,琴度出神入化;4,意境深邃高远。著名民族音乐家对他的评价是:“神功至极,匠心独具。”“其中奥妙,须言传身教方得要领。”罗九香先生客家筝有如此高的造诣,根源在于他有高水平的文化程度、多元化的知识积累、执着的艺术探求和德艺双馨的高尚情操,给后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成功之路。
客家有争议的一些问题探讨
作者:邓习权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众说纷纭,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列四个问题:1、客家源流追溯;2、客家民系的特点;3、中原南迁的少数民族应属于客家人,而不是土著人;4、客家妇女缠足与不缠足的争论。本人不才,在研究了数位高水平的学者、教授后,愿与他们共同商榷,闸明自己的不同观点。
海西客家与闽南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作者:刘运娟 甘应进 陈东生  来源: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闽南人皆源于中原汉族。由于迁徙时代和定居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民系。客家(Hakka)民系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赣闽粤边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形成,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汉民族民系。[2]客家人对内与当
利益与意义
作者:钟文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  认同  意义  利益  结构与能动性 
描述:客家或畲族村庄。但从认同的能动性来看,这个处于闽西客家聚居地区的“畲族孤岛”又是研究民族/族群认同的一个绝佳样本。作者在民族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试图用当地人的眼光来看待并理解他们的眼中的“世界”,去
泰华文学的潮汕文化特征
作者:杨广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地土  情感  信仰  语言 
描述:研究一探泰华文学的独异风采。首先,潮汕文化是在中原文化、客家文化、闽台文化和粤文化的融合与影响中形成发展的。潮人的地根情结使泰华文学具有浓浓的中国情和强烈的根性,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