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布赖村观音诞仪式探究
-
作者:廖筱雯 Lew Siew Boon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 布赖村 观音诞
-
描述:们艰难苦难的生活。水月宫的主祀神为观音,观音及其他配祀神在村落及村民的心中有重要的位置。早期华人先辈到新环境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更经常面对生存的困境。观音信仰一直慰藉着他们疲惫的心灵,让他们能在困苦
-
客家之镇麒麟拜年 麒麟脚踏之处来年定必风调雨顺,东莞樟木头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麒麟在一大型商场拜年
羊城晚报东莞讯 记者谢颖、通讯员李远球摄影报道:2月4日年初二下午,樟木头镇西城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原来,来自该镇九个社区的十几条麒麟齐聚,开始了麒麟拜年活动。
当天下午,十几条麒麟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应邀前往樟木头镇天一城商场、新都会酒店等商贸饮食娱乐场所舞麒麟拜年,所到之
-
客家文化与社会秩序稳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许国义
社会秩序稳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是缓解社会矛盾的必要途径,也是凝聚社会力量的前提条件。社会秩序稳定的价值基础包含公民权利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风气文明三个方面。这与客家文化的价值理念息息相关,在客家文化的大背景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
-
罗雄热心支持中国客家博物馆建设 捐赠清代木刻钟孟鸿对联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最近,我市收藏鉴赏家罗雄向中国客家博物馆捐赠了一件珍贵文物——一副清代木刻钟孟鸿对联。中国客家博物馆为罗雄颁发了收藏证书。
此木刻十七言联的上联是“孝友户庭敦识揭地掀天事业要从亲长起”,下联是“簪缨堂构肯看经文纬武科名长此子孙联”,落款为“赐进士出身记名御史刑部郎中钟孟鸿拜题”,两方印鉴为“
-
柏林中国移民调查与研究
-
作者:周大鸣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也使得对欧洲华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与特殊
-
马来西亚华语特色词文化初探
-
作者:邵淑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特色词 华人文化 马来西亚 生活形态 社会现象
-
描述:看到其所反映出的马来西亚华人的独特文化,特殊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现象。这四个主题的特色词除了受当地历史、地理、政治和文化影响,也受当地马来语的影响,同时它们受闽、粤、客家等方言的影响也很大。
-
深圳 客家情韵唱响波利尼西亚大溪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应我驻法属波利尼西亚领馆及大溪地信义堂邀请,深圳艺术团一行22人近日赴大溪地为庆祝信义堂百年庆典进行慰问演出,架起中法友谊之桥。据悉,大溪地约有2万华人,约占人口的10%,华人
-
客家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雄浩
宗族文化是客家人的精神支柱,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客家先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到达闽粤赣三角地带,并建立起新的家园,所凭藉的最主要是宗族的组织与力量。这种没有政府支持、完全是民间自发、为生存而长期辗转的迁徙,如果没有宗族的组织、没有集体的团结力量与相互扶持,是不可想象的。
-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
-
厄瓜多尔华裔祖孙三代返乡寻根走入深圳客家围屋 “龙田
-
作者:潘咏 文灿 黄向英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参观龙田世居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夫妇在龙田世居合影。
▲厄瓜多尔华裔黄维强孙女第一次来到龙田世居。
▲黄氏家族祖宅——龙田世居
深圳商报记者 潘咏 实习记者 文灿 通讯员 黄向英 文\图
返乡寻亲,是长久以来牵动海外华侨华人的一个梦。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