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5)
期刊(143)
学位论文(35)
图书(12)
视频(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15)
期刊 (143)
学位论文 (35)
图书 (12)
视频 (8)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0)
2014(188)
2013(49)
2012(67)
2011(92)
2010(56)
2009(20)
2008(14)
2004(2)
199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
农业考古(12)
客家研究辑刊(6)
江西农业(5)
焦点(风土中国)(1)
蕉岭修志通讯(1)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1)
天府新论(1)
惠州学院学报(1)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1)
客家农业气象类谚语中的修辞特点
作者:周美玲  期号:第5期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谚语  农业气象  修辞特点 
描述:用了多种修辞格形式,达到了良好的修辞表达效果。因此客家农业气象类谚语得以融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并得到广泛地应用和传播。
张弼士的重农实践与思想
作者:魏明枢  期号:第4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弼士  农业  实践  思想 
描述:发两广的农业,提倡农业科技.
清代四川客家人农业经营状况
作者:张学君  期号:第6期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客家人  农业 
描述:在清代四川移民浪潮中 ,客家人的大规模移入对四川经济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客家人在不同时期移民四川 ,土地占有情况大不相同 ;他们立足农业 ,注重家庭副业和手工业 ,并以商养农 ;在经济活动中保留了浓厚的传统经济观念 ,具有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和传统观念和向心力。
明清时期客家与山区农业的开发:以闽粤赣边区为中心
作者:周智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客家  山区  农业  开发 
描述:产技术,大力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引进推广适应山区的优良作物,充分发展山区商业性农业,注重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从而创就了自身特色的农业经济,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赣南围屋
作者:四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家族  人文景观  客家民居  自我个性  历史感  世代  格局  山岭  气象 
描述:的围屋,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绵延不绝的气象,也深深体味到它们于无声无息中释放出的沉郁、绵长的历史感。晋末的战乱让世代生活在中原的人们南逃避祸,以期保全家族的香火;唐代的
农业地理环境与赣南客家传统服饰特色
作者:张洪 张海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自然地理环境  传统服饰  人文地理环境  客家人  服饰制度  文化特色  农业  客家先民  人文事象 
描述:农业地理环境在广义范畴内是指农耕时期与农业及生活有关的地理环境①。依据地理学科体系的"二元论"(1),农业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自然物质与物质运
明清时期兴宁客家族群生计与移民研究
作者:张学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迁移 
描述:人也迈出了迁移的步伐。本文就针对不同的生计模式下,兴宁人的迁移方式、迁移原因和迁移方向等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描述。
从客家方言词汇看客家“山居稻作”文化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词汇  农业  文化 
描述:从客家方言词汇看客家“山居稻作”文化
“入世”对梅州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以工农业为例
作者:刘庆琴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经济发展  中国  农业  人文优势  侨乡  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及对策  机遇和挑战  “入世” 
描述:关于梅州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往学界进行了一些探讨,大家都意识到到梅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大家认为梅州具有发展经济的丰富资源、人文优势和侨乡优势,另一方面梅州又存在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和小农意识思想浓厚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工农业方面探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梅州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
作者:卢小燕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心理  谚语  农业  生活方式  自然现象  社会发展  心理意识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