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客家土楼聚落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侯珺
来源: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有人说,土楼很普通,普通得像风像雨像泥土;有人却说,土楼很神秘,你置身其中而忘却自己的存在;更有人说,土楼是一位智慧长者,任何再年老的人站在它之前,就觉得自己像小童,那样无知、浅薄。作为传统民居的珍宝,土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局限性与不利因素却制约着它的发展。
-
我是一名新客家□郑秋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7年9月,我来到惠州,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刚来不久,惠州就给我留下良好印象。惠州的普通话普及得很好,尽管惠州本地人平时大多讲客家话、惠州话,但我发现无论走到哪,基本都可以用普通话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让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也找到一种归属感。另外,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发现道路非常干净,黄色
-
为人勤俭 为官廉明 ――客家人的为人为官之道
-
作者:温国能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在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中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深尝风刀霜剑之苦,加上疫疠疾病,或家破人亡,或亲人仳离,在生存斗争中,除了团结互助,甘苦共尝之外,尤其悟出了一个真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勤与俭的精神。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儒家为核 心,而这一批离乡背井的中
-
客家仙人冻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盛夏季节,烈日当空,热浪如炙。要是此时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品尝一碗凉丝丝的客家仙人冻,就会暑热顿消,神清气爽,一股“凉入衣襟骨有风”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仙人冻是客家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每年五六月间,气温渐渐上升,到农历入伏那天熬吃仙人冻,是客家人的习俗。仙人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呼,长汀叫仙人冻,
-
客庄人福庄人唱大曲
-
作者:黄永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北管音乐 说唱戏曲
-
描述:客庄人福庄人唱大曲
-
客家文化节开坛讲述深圳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习俗,以及存在于都市生活中的深圳民俗文化。
讲座一开始,廖虹雷就问现场观众:“还有多少人记得起‘大鹏鲍
-
仙霞岭上客家村 ――“小蛟洋”浙江遂昌县塘岭村
-
作者:傅长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塘岭村勤劳的客家妇女忙乎着准备菜肴招待远方宗亲。
大山坡上的塘岭村在浙江南部仙霞岭大山中,有一个叫塘岭的小村,至今说着和祖地上杭县蛟洋村一模一样的客家话,风俗比上杭农村更淳朴古老,被誉为浙江“小蛟洋”。
明末清初,上杭县蛟洋村的傅氏先祖,和成千上万的汀州府移民一起,辗转来到浙南、浙
-
“广州最长寿的老人” 客家老人李春113岁“生日”仙逝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去年4月21日,李春老人(右)过112岁生日,她一听到这个洋娃娃唱歌就特别开心。
李春老人出生在1896年农历3月17日(公历4月22日),离世这天是2009年公历3月17日。“老人也算是
-
百米长卷再现客家名人风采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北国迁居岭南的著名画家赵勋耗时6年创作的鸿篇巨制——《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昨天在宝安区群艺馆与观众见面。该画作全长123米,高2米,画中人物近2000个,其中包括200余位客家名人。 本报记者 张万极 摄
-
人生百味付歌吟
-
作者:马先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人生百味付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