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宁县政协依托“三文化”凝聚各方力量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泰宁县 政协 两岸文化交流 力量 凝聚 海峡两岸 联谊活动
-
描述:外客属到泰宁进行学术研讨,观光旅游。
-
闽西,天下客家人的祖籍地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祖籍地 客家民系 闽西地区 闽西客家 汉民族 聚居地 客家文化 土著文化 客家先民
-
描述:与中国南方的汉民族其他支系一样,客家民系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汉民族的南迁、特殊的地域和聚居地特殊的人文环境。客家民系形成的第一个因素是中原汉人南迁。众所周知,秦汉以来,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发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原汉民族有过多次大规
-
葛藤,客家人的一脉文心
-
作者:秦友莲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葛藤 客家妇女 宁化石壁 精神 采访 客家文化 大迁徙 团结协作 故事
-
描述:是"根系祖地,客聚三明"八个大字将采访组引入一个神秘的山谷,那就是位于三明宁化的葛藤凹。采访中,我们听说了许多客家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束翠绿的葛藤,它历久弥新,成为客家人的平安符和精神的象征。悠悠岁月里的葛藤相传唐末黄巢造反,大批难
-
(亻厓)是客家人
-
作者:骆志雄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客家人 宁化石壁 客家文化 三明市 始祖文化 世界 县政协 停车场 祭祖大典
-
描述:地、客聚三明"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于11月20日至22日在三明市举行。在三明市、在宁化县,到处都可以看到倒计时的提醒。能不能和刘日太坐下来畅谈,记者来之前已不抱奢望。
-
八闽快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Z1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政协 闲暇时间 社会事业 会议 清流 充分利用 委员会 老年 老人 客家
-
描述:清流县政协日前召开的九届一次会议期间,社会事业委员会的委员们充分利用会议闲暇时间,来到县老年安养中心看望慰问老人,在与老人们拉家常、问寒暖,为老人们送去关爱的同
-
前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人 融合发展 少数民族 唐宋时期 客家民系 客家先民 汉族人 汉族文化 闽粤赣
-
描述: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其中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经过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漫长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客家先民和客家民系,也形成了与汉族文化血脉相连的独特的客家文化。据统计,目前生活在中国的客家人,总人口达8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6%。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
-
客家节庆民俗撷趣
-
作者:何志溪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民俗活动 节庆活动 船灯 连城 客家人 花灯 双人 元宵 石头
-
描述:客家人十分重视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客家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南迂数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石壁梦想:关于三明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感想
-
作者:何强
期号:第12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移民 文化品牌 宁化石壁 客家文化 世界 祭祖大典 文化建设 民系文化 特殊地位
-
描述:世界第二十五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三明举行,作为客家祖地的宁化石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石壁是客家人公认的祖地。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中,有两百多个姓氏与宁化石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壁因其地势平坦,适宜农耕与生存,曾经成为中原多次南迁的客家人的落脚之处。他
-
客家文化对台交流日渐升温
-
作者:李贵海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意识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台湾同胞 闽西客家 文化交流 客家族群 社团 积极发展 龙岩市
-
描述:客家乡亲向来就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中原汉民从四面八方走进闽西,与原有住民苦心经营这块给他们带来幸福安宁的宝地,并壮大繁衍成为兴旺的客家族群。但闽西终究狭窄,山高水冷林深,适宜人居之地太少,客家人大量向周边迁移。客家乡亲赴台始于明代,大量赴台是在
-
心灵的温暖归宿
-
作者:秦友莲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族群 客家文化 宁化石壁 清流县 灵台 毛泽东 心灵 姓氏 采访
-
描述:"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这是大家熟悉的毛泽东诗句。在惊讶它的险峻时,记者从未将它与客家人的生存联系起来,直到此次采访,方知在这片深山老林里,孕育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客家族群,他们的后裔遍及80多个国家与地区,有200多个姓氏和近1亿的人口,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