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互动 畲族 客家 福佬
-
描述:,离开山区,住进城邑,告别了耕山种畲的生活,成为讲究礼乐教化的官宦人家或书香人家,因而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由于他们是通过福佬文化的中介接受汉文化的,所以他们汉化后演变成了福佬人———这是畲族汉化的又一种典型。
-
客家民间信仰的地域分野:以许真君与三山国王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民间信仰 地域分野 许真君 三山国王
-
描述:通过考察许真君与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与神明原型、分布、表征等 ,认识、掌握这两种客家民间信仰产生地域分化的原因 ,试图揭示客家这个大文化圈的内在差异性。
-
丘逢甲的传统文化意识与两岸统一思想
-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5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逢甲 传统文化意识 两岸统一思想 中国 军事斗争
-
描述:丘逢甲的传统文化意识与两岸统一思想
-
论程贤章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
-
作者:吕德强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籍作家 程贤章 文学创作 审美追求
-
描述:广东著名客家籍作家程贤章的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他以反映客家的社会历史、表现客家人的的社会生活、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在创作上有着独特的理论追求。
-
七绝、文人竹枝词与客家山歌
-
作者:谭子泽
期号:第7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绝 文人竹枝词 客家山歌
-
描述:七绝,本为来自民间的七言诗,经永明体而为近体诗之一种诗体;竹枝词,本为巴渝民歌,自刘禹锡以降,历代文人多有仿作,所仿作者为文人竹枝词;而客家山歌,则是自明清客家民系形成以来,至今犹传承于客地的鲜活民歌。从这三种诗歌中,可发现雅俗文学之间的交融、碰撞而嬗变的文学雅俗互动的有趣轨迹。
-
福建上杭木偶戏剧本初探
-
作者:林玮
期号:第5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杭木偶戏 剧本 类型 内容 形制
-
描述:对于福建闵西客家地区的上杭木偶戏,以前偶有见诸报端的一般性介绍文章,但缺乏学者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该剧种的剧本研究更是一片空白。通过对上杭县图书馆保存的剧本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上杭木偶戏剧本是一种民间口述剧本,在类型、内容、形制上都有其文化蕴涵和独特之处,故需对其予以初步探析。
-
南雄方言记略
-
作者:丹麦易家乐 李桐贤 余伯禧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汉语方言词汇 闽方言 湘方言 入声字 平声 赣方言 客方言 上声 粤方言
-
描述:福州等城市(方言)的例证。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汕头和福州等方言都已载入高本汉的词典里(《汉语音韵学研究》1940年中文版)。除了梅县这个众所周知的客家人居住的中心外,始兴县与乐昌县境内和周围也有客家人居住。这两个县都离南雄县不远。许多有关方言问题的资料是在1960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