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的“脚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桐油灯
□卢策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客家人的文化生活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地淘汰陈旧、落伍的东西。但是,在记忆的深处,始终会留下其深深的文化“脚印”。下面几种文化现象,就是其丰富的文化生活中的一鳞片爪。
油纸
还在尼龙纸和塑料制品未曾
-
品味赣南客家女的色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日前,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燃烧的火焰;绿的是秧苗、是树林、是希望的田野、是生态的家园、是勤劳的赣南人民为山川披上的碧翠
-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
客家儿女情(歌词)
-
作者:钟思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多少年战乱逃荒,多少代泪洒他乡;行囊中包裹着祖先的嘱咐,血脉里流淌着民族的希望。一顶竹笠撑住凄风苦雨,一双草鞋踏尽人间沧桑。客家人呀,在漂泊流浪中扎根;客家人哪,在苦难中成长。多少先辈浴血沙场,多少精英灿烂辉煌。肩头上扛着炎黄子孙的重托,骨子里铸就中原汉子的硬朗;山歌飘洒客家妹子的柔情,娘酒酿造
-
土风舞《客家嫂》获十二届国际华人邀请赛金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手拿翠绿的舞扇、土黄色竹竿,头上包着花色布巾,脚下穿的是黑色布鞋,这就是《客家嫂》独有的标准造型,也是瑞金客家人独有的民俗装扮。近日,由20多名象湖艺术团演员演绎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土风舞《客家嫂》和赣南风情舞蹈《竹竿舞》,赴香港参加“第十二届‘金夕年华’国际华人邀请赛”,《客家嫂》获金奖,
-
客家的乞巧节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客家祖地宁化的乞巧节,有鲜为人知的“拜巧”和“食七层糕”的习俗。
七月初六,不论男女便开始了“拜巧”的准备工作――制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笔在纸上或画或描状元拜塔,鱼跃龙门,文房四宝等吉祥图案;二是在画的下端剪菱花、金钱花等各种剪纸,展示其不凡的聪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悬挂一只
-
客家山歌加入现代时尚元素 《客家阿婆搭飞机》有新意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客家阿婆搭飞机》参加梅州城区第七届群众文艺汇演现场。(廖爱琼摄)
在日前结束的梅州城区第七届群众文艺汇演上,梅州市群众艺术团的参演节目山歌表演唱《客家阿婆搭飞机》荣获一等奖,这是该团继九月获得广东省第四届老年艺术节金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客家阿婆搭飞机》采用山歌表演唱的形式,以客
-
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
-
作者:黄丽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客家服饰 客家工艺 客家文化
-
描述:对于拯救客家文物、保护和宣扬客家文化,甚至开展客家风情旅游和开发工艺产品都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将根据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的风格,美学特征,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服饰部分包括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婚丧礼服。客家男子服饰由于和一般汉族男子服饰差异较小,本文只对男子上衣、下装、足服,即对襟短衫、马褂、背心,大裆裤、长袍,草鞋、木屐进行分析。客家女子服饰与其她汉族女子服饰相差较大,尤其是首服、足服及饰品部分甚为丰富,文中泼墨较多。儿童服饰中的童帽是赣南地区比较独特和经典的一个种类,笔者对其种类、造型、结构、装饰工艺、社会功能、纹样寓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婚丧礼服部分介绍了赣南地区独有的人文环境和习俗风情,结合传统婚丧礼仪及风俗习惯,有利于加深对该地区婚丧礼服的理解。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服饰制作的三大工艺——织带、刺绣、镶银技术。第四章从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关系、畲族服饰关系总结出该地区的服饰特点,并从美学角度论证客家服饰具有对称统一、韵律和谐、对比突出的美学特征。本文第五章详细论述了赣南客家服饰传承了我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内涵、包含了强烈的宗族意识。研究民族文化时必须结合该地区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在受到客家先民历史迁徙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与古代中原服饰形制相似的特点,即保持了传统的大襟、右衽,同时在其它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下,女子佩饰、发式以及服饰制作工艺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别样风情。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还受到传统吉祥文化和客家宗族制度的影响,其服饰采用了大量祈福避邪、功名利禄、健康长寿、美满如意等吉祥纹样;在宗族意识的影响下,客家人长期保持了“衫裤”的服饰形制,并将其上升到了族群认同的标志层面,拒绝并排斥外来服饰。赣南地区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服饰是受自然环境、民族迁徙、民间信仰、少数民族杂居、文化特征等各个因素的结果。
-
客家擂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耀西
“客来茶当酒,意好水也甜。”擂茶是接待妇女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之一。
据说客家人自古代从中原迁徙而来,一路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初到陌生之地,只能据山为寨,择山而居,可谓“逢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在山野安营扎寨下来的客家人,为驱寒御热,女人们便想方设法,就地取材,煮起了擂
-
精妙无比的客家顺口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方言]
陈政尧
客家顺口溜是流行于客家地区的一种韵文。它全用客家口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颇具诙谐、幽默感。它源于生活,充满生活情趣,深受客家人喜爱,而且广为流传。诸如——
打树头,望树根;讨老婆,望开心。
——作者将“打树头”与“讨老婆”、“望树根”与“望开心”两相比照,表现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