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的新型居住区,一栋外圆内方的“客家围屋”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南漂新客家”,其名万汇汇楼。
这栋由万科企业集团出资兴建的“土楼”,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期,以探索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
-
7年写歌2000首人称“客家山歌王”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 黄浩群,梅州市兴宁客家人,1948年出生。在家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他,虽然喜欢客家山歌,却因疲于生计,一直不能尽情欢唱。2001年,黄浩群来到深圳给儿子带小孩。3个子女在深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老人的心情也变得开朗。来深7年,他写了2000多首客家山歌,多次获邀登台表演。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
-
老广怀念西关骑楼新客家感激羊城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老广州唱起“落雨大、水浸街”,怀念南方的骑楼,新客家人感激广州这片土地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联同南方日报社、广州电台奥运风云962推出“我最爱的那片土地”征文比赛,历时一个多月,从广州甚至全省各地寄来近两百篇文章,记录了广州以及全省各地的土地变迁。目前,征文正式告一
-
三峡移民女嫁作客家媳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新兴街移民老年人在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①
②
③
在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龙湖社区,有一个只有一条街大小的居民小组——— 第七居民小组,住了21户共72位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高圹村来的新客家。这些新客家为支持三峡水电站建设工程的需要,于2002年8月千里迢迢来到了惠州安居。一晃6年过去了,当
-
看客家文化去“世居”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
龙田世居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是深圳客家文化的“活标本”。整个景点占地2.5万余平米,曾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具有250多年的历史,围屋保存相当完好,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大万世居是
-
河源“情暖新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在1月中旬就向公司请了假,准备在2月1日回家过春节,但在1月底看到公司转发市高新区管委会的《关于认真做好劝导外来劳务人员延期返乡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就打消了回家过春节的念头,向公司销了假,准备
-
客家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
新闻
“梅州人精神”昨定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宋健军)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梅州市五届人大十次会议上获悉,经过历时4年的讨论、提炼和研讨,由梅州市政府提请的将“梅州人精神”定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报告获得常委会通过。
从2004年3月开始,梅州市就组织开展了“
-
客家古农村风情将重现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山水环绕间碉楼林立,鸡犬相闻处男耕女织
客家古农村风情将重现
凤岗斥资5000万建首个客家民俗文化村,预计2010年前建成
本报讯(记者/陈志强)山水环绕间碉楼林立,鸡犬相闻处男耕女织,放眼皆是一派客家田园风光……这就是凤岗“客家村”日后的风景。昨日,记者从凤岗镇政府获悉,该镇将斥资5000万
-
永定客家土楼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连日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闽西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和香港凤凰网等10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采取不同形式、不同侧面报道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永定客家土楼风采和 客家文化内涵。据初步统计,
-
我市举行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
-
作者:林阿玲 吴祯德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在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际,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于9日至11日在龙岩举行。昨日下午,我市在闽西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张斯良在会上介绍了“两节”的活动安排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n bsp;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
上页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