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化资产的经济转化:以桃、竹、苗茶产业为例
作者:张翰璧 张维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产业  经济转化  文化资产  经济全球化  十九世纪末  工业生产  文化特质  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 
描述:既遥远又抽象的国与凰之上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个别的国家与区域,同时也一般个人产生不小的冲击;全球化不只创造出跨国的生产线,制造规格化的产品,也间接促使在地化的发展趋势,以在地化的特质作为文化产业的利基。[第一段]
黄遵宪与排佛
作者:张小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排佛思想  黄遵宪  爱国主义思想  《日本国志》  救国救民  先进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章太炎  民俗志 
描述:在其著作中的两处,一是《日本国志》中的《民俗志四?佛教》;二是五言长诗《锡兰岛卧佛》。由于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该思想,因此也往往容易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笔者试从上述两处黄遵宪的排佛思想作初步探析。[第一段]
“美浓学”的研究基础
作者:萧盛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国内外  学者 
描述:由于美浓镇是南台湾客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因而吸引不少国内外学者其作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甚至有学者提议建立“美浓学”,使之成为学术上探讨的一个课题。兹将有关美浓研究的论文整理简介如下:[第一段]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导论  人类学  重读  族群  中原移民  民族属性  文化特征 
描述:是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正、高贵”、“客家人本是‘汉族嫡派’、‘中原衣冠’;同时认为罗氏的观点形成抑或其研究路径主要源于其族谱的分析和正史材料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正是导致其研究存在很多缺陷的原因所在。[第一段]
什么是客家——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中心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导论  族群理论  客家民系  自我认同  中心主义  社会情境 
描述: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第一段]
踩高跷:在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之间:评《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
作者:许韶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族群边界  族群性  汉族  华南  高跷  民族学  人类学 
描述:一、一本客家研究的新书 濑川昌久先生的著作——《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以下简称《客家》)中文版新近问世,无论是民族学、人类学略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客家研究的学者
客家人在秘鲁的繁衍和贡献
作者:杨禄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秘鲁  繁衍  华人企业家  南美洲 
描述:秘鲁,是南美洲客家人最多的国家。去年秋天,我有机会到了那里,幸获秘鲁利马市知名的华人企业家李国伦先生热情的接待和协助,让我在实地“客家人在秘鲁”做了50多天的调查研究。
客家研究院2013年大事记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事记  研究院  方言调查  系主任  语文学  梅县  老师 
描述:一月 4-8日,台湾高雄大学西洋语文学系主任赖怡秀博士一行3人,在我院进行梅县客家方言调查。在肖文评、夏远鸣等老师安排下,先后30余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梅县客家话录音,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试论客家先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文学史  客家诗人  民间文化  诗歌创作  黄遵宪  梁启超  丘逢甲  新文化运动  李金发 
描述:晚清时期,中国的文化著述中浮现着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民间文化。他们民间文化的现代功能进行阐发与张扬,利用民间歌谣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1899年,梁启超提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明代河源地区流民运动与社会变迁
作者:吴自锋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运动  流民  河源  明代  研究成果  地域社会  地方社会 
描述:近些年来,关于流民运动与地方动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有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述,也有从不同地域出发的好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地方社会大有裨益,特别是黄志繁的《“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
上页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