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情韵相约大运龙岗区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精彩启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布吉居民自编自演的舞蹈《心曾经到过的地方》。本报通讯员 冼余汉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尚丽,通讯员李昌战报道:日前,龙岗区“迎大运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布吉上演,主题为“客家情韵,相约大运”,为市民送上一场丰富的文化食粮的同时,为大运宣传营造浓浓的气氛。
作为龙岗区第四届
-
广西宾阳客家人的竹筒屋
-
作者:黎炯宗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民居]
说起客家民居,人们都知道土楼和围龙屋,但广西宾阳县客家人的竹筒屋,由于至今尚无任何文献有过记载,估计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竹筒屋的平面结构大致如图所示,这种房屋是成“串”连起来的,每户人家的房屋与其前面人家的房屋都要完全对齐,并且结构样式和平面布局也是基本一样,户与户之间,既相对独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传承和族群融合的重要载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地珍闻]
位于屏东县内埔乡,耗资十二亿、占地二公顷的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于2007年10月20日正式展开试营运及开幕活动,这不仅是南台湾第一座客家文化园区,同时也负起客家文化保存与发展、促进地方
-
社区义工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客家感受到传统的温情 虽是
-
作者:黄宙辉田禾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天河区中海康城社区环境优美,邻里关系和睦如同一家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田禾
中海康城社区位于广东奥体中心西侧,占地约81万平方米,共3700多户近17000人,其中约8成是新客家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区域、不同风俗文化的人在此相聚。相对于老城区的其他小区,中海康
-
美浓镇:客家风情美而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原乡缘文化村
美浓镇客家擂茶馆
美浓镇客家菜馆
清乾隆元年,一批屏东的客家人在林丰山兄弟带领下,来到灵山下的平原上开垦,因这里“地处山明水秀之间而取弥,居民皆务农而取浓”(一说是美浓镇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名“弥浓庄”。他们在此立碑开庄
-
客家媳妇眼里的客家春节
-
作者:施诗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小小的祠堂站满了前来拜祭的族人,供桌上摆满了供品。 南都记者 施诗 摄
今年过年我没回老家,而是以“准媳妇”的身份和男友老侯回了婆家梅州。作为一个湖北妹,梅州客家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古老而又新奇。
老侯家在梅县城郊的一个大池塘边,称南塘侯氏。沿着池塘是一圈青砖灰瓦的老宅,每家屋前的牌坊
-
客家笋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赖晨
赣粤闽的赣州、梅州、龙岩三角山区的32个县是客家人聚居地。这里的竹林资源相当丰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绿竹,甚至有“绿海”之称。家乡大部分竹笋都可以食用,而且营养价值高。竹笋,尤其是春笋,除了鲜食,大部分是用来制作笋干的。
客家的笋干分咸笋干和淡笋干。咸笋干客家话叫做盐笋干,其加工主要分五
-
饶荣发一生钟情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饶荣发。(资料图片)
“石榴山上哎长石榴哎,红豆岭上挂红豆哎,今天山歌也结果哎,结出来欢笑随风游哎!……”这是由深圳民协副主席饶荣发作曲的《山歌唱出好兆头》,属于创新的客家歌曲。它以客家山歌为基础,熔客家元素与现代唱法为一炉,旋律既欢快流畅,又优美深情,连续几年被选为央视“青歌赛”的参
-
「四句頭」客家山歌表真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月光彎彎勾對勾,金?u銀?u掛兩頭,阿哥舂牆妹送水,同心合力做土樓。」十餘首客家山歌,串聯起整場表演,也是《土樓神韻》呈現的另一個客家元素。
據說,全世界的客家人都能憑著「四句頭」的客家山歌互相尋找和結識。以口傳為基礎,代代承續的客家山歌,在修辭手法上傳承詩經之「十五國風」,以「賦、比、興」
-
客家福菜節千人踏鹹菜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千人踏鹹菜 “客委會”八日在苗栗縣舉辦第一屆全台客家福菜節“千人踏鹹菜”活動,上千名男女老幼同時踩踏 腳下的鹹菜,從高空俯瞰,場面相當壯觀。(中央社)
客家福菜節千人踏鹹菜
【中央社苗栗縣八日電】“客委會”舉辦“第一屆全台客家福菜節”,近一千三百人今天齊聚苗栗踏鹹菜,希望能醃出三百公斤福菜,創
上页
1
2
3
...
8
9
10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