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08)
期刊(1039)
学位论文(306)
图书(39)
视频(37)
会议论文(3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08)
期刊 (1039)
学位论文 (306)
图书 (39)
视频 (37)
会议论文 (31)
按年份分组
2014(1289)
2013(344)
2012(358)
2011(342)
2010(315)
2009(130)
2008(162)
2007(78)
2006(46)
2005(21)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4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4)
农业考古(12)
客家文博(6)
美术大观(4)
环境(3)
戏剧文学(1)
第六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1)
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浅析赣南客家人的生态实践
作者:蓝美玲 乔桥  期号:第12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  生态实践  启示 
描述:赣南客家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演绎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整体和谐的居住环境构建、顺应自然的生产安排、协调身心的民间信仰等生态实践都体现出赣南客家人的生态智慧。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这对推动赣南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明末清初“湖寮田山”事件的环境反思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绿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林  大埔  明末清初  事件  环境  山区  嘉靖  官府  盆地  人工林 
描述:明末清初大埔山区所发生的“湖寮田山”事件,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开发山区过程中所遇到的开发山林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问题。
粤北客家围楼民居建筑探究
作者:傅志毅  期号:第9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楼  民居建筑  风水  生态 
描述:本文通过论述粤北客家民居在聚居村落选址、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等方面所体现的风水理论和朴素的景观生态保护理念,认为现代建筑及景观设计应该借鉴客家传统民居风水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朴素生态观和传统建筑技术的精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客家心事:人格美与生态
作者:彭会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审美  文化  人格  生态 
描述:客家心事:人格美与生态
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生态理念阐微
作者:韦晓娟 张洪春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生态理念  客家建筑  客家山歌  客家禁忌 
描述: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表达着客家人对自我族群、他者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有文化价值实践。在当前构建生态文明语境下,发掘客家民俗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理念,对于推动客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美丽闽西 客家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闽西客家联谊会编  来源: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美丽闽西 客家生态环境建设
茶香飘万里:记奋进中的广西客家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作者:邱锡佳  期号:第12期 来源:广西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有限公司  水生态环境  茶文化传播  客家  广西  万里  有机农产品  退耕还林 
描述:广西客家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产业化企业,现有员工三百多人,固定总资产一亿元。为积极响应昭平县进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持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号召,原大脑山林场副场长
惠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
作者:黄晓弘 付丽宁  期号:第4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  城市  旅游形象  定位 
描述:州同另一座山水型历史城市(杭州)的可比性,又同惠州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人地和谐的生态环境相吻合,还折射出其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现状,基本涵盖惠州城市特色的各个方面。
聚焦 典范 可持续发展战略助推蕉岭绿色崛起
作者:魏锡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为祖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蕉岭实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个特点: (1)生态环境良好。蕉岭县属于内陆山区,平均海拔120米,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脉有金山笔等6座
“梅州大侠”与黄坳俗文化的互动研究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大侠  秘密大营救  客家  俗文化生态  客家妇女 
描述:梅州大侠或大侠即指廖安祥,他是从黄坳俗文化生态环境中走向世界的客家英才,他的侠义精神的基础是客家文化的认同。文章从解读廖著入手,结合田野考察资料与地方志书等,将其放在客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旨在探讨地方精英与俗文化生态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