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功能新区的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深圳坪山新区为例
-
作者:胡盈盈
期号:第14期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坪山新区 旅游 发展策略
-
描述:在梳理旅游资源禀赋基础上,分析坪山新区现状旅游发展存在着品牌不强、市场单一、配套落后、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以生态休闲、客家民风、历史文化、工业文明、都市农业五大主题为核心,加快精品开发、加强策划宣传、完善配套服务、保护文化资源、构建空间格局六大旅游发展策略,把其打造为辐射全国的深圳东部新兴旅游节点。
-
客家围屋旅游开发探讨
-
作者:陈仪平
期号:第15期
来源:商场现代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旅游 开发状况 对策
-
描述:客家围屋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却存在开发不充分,客源开拓不够力,主题不突出,管理较混乱等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精心开发,和谐开发,对外加强宣传营销,对内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等措施。
-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客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闽粤赣交界为例
-
作者:郑海燕
期号:第4期
来源:前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 客家文化 区域合作 旅游
-
描述: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闽粤赣客家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相似性,旅游开发潜力大,应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组成客家文化旅游大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重点工程在建、拟建项目资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设内容 关键设备 项目名称 建设周期 投资总额 接待能力 压路机 夯实机 三百山 公路建设项目
-
描述:用水的源头,三百山面积260平方公里,这里山深林密,潭瀑相接、古树参天、藤结萝蔓,温泉度假,客家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拟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度假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50万人次,利年税可达2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打造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的思考
-
作者:雷近芳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侨乡 旅游资源 整合 模式 途径
-
描述:粤东北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侨乡和粤东南潮汕侨乡由韩江串联,旅游资源丰富且联片成带;城际地缘与历史文化渊源密切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深具互补性;粤东各市已经展开合作,但城际旅游联动互利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整合资源集聚优势、突出侨味打造特色。
-
对如何做大做强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的思考
-
作者:曾卫平 谢海荣
期号:第21期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项目 文化品牌 客家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发展 风水文化 文化旅游 客家人
-
描述:客家文化是赣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色文化、宋城文化、绿色文化、风水文化等一起组成了赣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赣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赣南客家旅游发展起步较晚
-
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
作者:马建海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茶文化 旅游开发
-
描述: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客家地区茶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独特,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能够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
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论
-
作者:周晓雷 高茂兴
期号:第5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乡村旅游 开发
-
描述:我国乡村旅游正在兴起 ,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而独特 ,旅游资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 ,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其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
关于客家文献服务客家文化旅游的深度思考
-
作者:罗碧文 李苏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文献 旅游
-
描述: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
宁化客家祖地的世界级品质及其开发
-
作者:罗金华
期号:第1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祖地 宁化 旅游资源 品质 开发
-
描述:家祖地的文化现实,研究现代客家人的旅游兴趣、大手笔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还应以文化为载体,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资源开发,弘扬客家精神,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展示与体验客家文化,通过构建客家文化体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