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开发名城打造客家首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客家首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开发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名城保护作为历史赋予人大的神圣职责,对名城保护、开发、建设持续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全力推进名城建设取得实效。
2008年,长汀县人大在审议《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嘉应学院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嘉应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几经变迁,至今已有99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人的主要
-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化部批准梅州市设立——
本报梅州讯(记者叶仕欣通讯员钟伟光)昨日,梅州市政府新闻办向媒体通报,国家文化部近日发文,同意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据了解,国家文化部为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设立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生态区
-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梅州 客家文化 客家风情
-
描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梅州市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着独特的客家风情,成为文化旅游特色区内的一道靓丽人文风景.合理地运用、开发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而且能够充实梅州文化旅游内涵,增添梅州文化旅游的魅力.
-
闽西行:龙岩印象
-
作者:笑妍
期号:第20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闽西 客家文化 客家人 革命老区 土楼民居 生态文化 红色旅游 游客 母亲河
-
描述:心——长汀,如今已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客家文化的汀江客家母亲河、独一无二的土楼民居和以寻根谒祖为主题的客家母亲河公祭、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牵动着一颗颗怀古的心.
-
汀州试院里的那株石榴花
-
作者:周军
期号:第2期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石榴花 长汀县 中国共产党 中共福建省委 革命委员会 红军 国务院 纪念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描述:星罗棋布,繁不胜数。同时,长汀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于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曾这样赞誉长汀:"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
增强客家首府魅力 推进汀台文化交流
-
作者:林勇
期号:第9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交流 首府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台湾局势 两岸关系 长汀县 福建省
-
描述:福建省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是与江西赣州、广东梅州齐名的中国三大客家祖地。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长汀也是台湾近500万客属同胞的主要祖居地,两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目前,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
福建长汀特色分析与保护
-
作者:何郑莹 裘行洁 徐建刚
期号:第6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汀 特色 保护
-
描述:长汀享有全球“客家首府”的美誉,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红色政权所在地,兼具客家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的内涵。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旨在恢复汀州“三山两水、一轴三圈”的环境风貌,引入“片区”概念,建立起覆盖点、线、面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对古城进行空间整治与容量调整
-
长汀客家文化遗产研究
-
作者:王桂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地理学 历史文化名城
-
描述:特的生活经历和迥异于中原地区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客家文化遗产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是客家迁移路线上的中间站和重要一环,被称为
-
客家精神 源远流长:梅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
作者:李浩
期号:第10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梅州市 两岸交流 客家话 丘逢甲 客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 文化生态 文化交流
-
描述: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出发地。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区。全市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全市2010年末户籍人口514.75万人。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