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研究与客家文化的产业化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研究 客家史 文化产业化 客家研究 人类学 文化认同 客家源流 文艺学 民俗学
-
描述:客家文化的系统研究如果自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算起,已有80余年,以历史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学科方法对客家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
-
突出“道教、佛教、客家、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赣鄱文化台
-
作者:朱翰朝 熊文
期号:第9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鄱文化 台湾地区 历史渊源 陶瓷 道教 佛教 客家 侧记
-
描述:8月20日至25日,江西省省长鹿心社率领江西经贸、文化界200多人,进行了为期6天的“赣鄱文化台湾行”活动,通过举办“台湾·江西周”、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展、江西旅游风光展、新兴产业合作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
-
台湾民俗──语言和民歌文化
-
作者:蔡子民
期号:第9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 普通话 民歌 生活语言 闽南方言 河洛 民俗文化 诗歌格律 客家话 社会情势
-
描述:明的历史承传性和民族性。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从闽南、粤东数次大规模向台湾移民,加之台湾光复初期又从大陆各地迁移大量人口,把中国大陆特别是闽南、粤东的风俗习惯、文化带到台湾,在台湾生根、融合,而形成
-
河洛礼乐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
-
作者:张留见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乐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河洛地区 礼乐制度 重视教育 河洛文化 孔子 儒家文化 周公
-
描述:一礼乐制度的确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礼乐的雏形。夏商周三代,虽然出现了政权更替,但一脉相承的礼乐文化在河洛地区不但从未中断,而且"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
-
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质及其影响研究
-
作者:蔡晓梅 司徒尚纪
期号:第2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特质 影响
-
描述:些饮食文化特质慢慢消失,但却通过一些隐性或显性的形式反映在作为强势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饮食文化民系上。广东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三大汉民系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融而不合,各自又保留着原有主体饮食文化特质。
-
从客家民俗看客家廉洁文化内涵
-
作者:古惠文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廉洁文化 民俗 族规家训 民间文艺
-
描述:民俗与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密切联系,既可以约束和规范民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反之,又可从民俗中发掘该民俗圈的廉洁文化内涵。从作为家族内部的廉洁自律之族规家训及作为民间范围对反腐倡廉之文艺表达方式的民间文化两方面讨论客家廉洁文化的内涵,分析独具特色的客家廉洁文化。
-
论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
作者:邓秀勤
期号:第8期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饮食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 开发
-
描述:介绍了我国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合理开发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将客家饮食文化旅游分别层次和闽粤赣各个客家地区加强联动,共同维护和提升客家饮食文化旅游品牌等建议。
-
河洛文化、汉人南迁及其有关史迹
-
作者:徐金星
期号:第3期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汉人南迁 客家文化 遗迹遗物
-
描述: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成为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在洛阳和河洛地区,至今保留了许多有关的遗迹、遗物。
-
客家文化的市场化移植问题研究
-
作者:毕剑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客家文化 市场化移植
-
描述:客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我们需要对客家文化进行市场化移植,从而使客家文化真正走向市场,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对客家文化市场化移植的现状、时代要求和形式进行探讨更有助于为客家地区带来多种效益。
-
让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具客家地域特色
-
作者:廖武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性文化活动 客家 地域特色 山歌文化 广东
-
描述:自身经济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在追赶文化潮头时显露出些许的疲态和弱势,但它终归是要汇入文化大潮流之中。不可否认,经济一体化的力量能够促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兴旺发达,但是,同时它也能打磨和显现客家山歌群众性文化的地域个性。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张扬群众性的客家山歌文化的地域特征,的确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