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土楼“登”上奥运会火炬接力纪念章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近日,中国金币总公司正式向海内外限量发行“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金银纪念章。我省的客家土楼“登”上这一纪念章。
据了解,这一套纪念章包括大全套、各省分套2个品种,大全
-
福建客家土楼登上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枚1盎司金章和31枚1盎司银章组成,31枚银章背面分别印有奥运火炬在中国境内传递途经31个省(区、市)
-
客家风情游周末出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中山青旅“客家风情游”推出系列精品线路,游客不仅可以走进叶帅故乡,了解叶帅生平,学习叶帅英雄事迹,还能感受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金柚之乡”美誉的千色客都。
据介绍,“客家风情游”时间为两天,重点推出以客家围屋为龙头,包括客家山水、客家饮食、客家风俗、客家服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
-
梅州客家山歌的源流与现状
-
作者:蔡小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山歌 源流 现状 思考
-
描述:粤东北,全市所辖七县一区,除丰顺县南片的几个乡镇外,都是纯客家人居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被誉为盛开在南粤大地的一株山茶花,而梅州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这里的客家山歌,是一座民歌
-
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市个案研究
-
作者:肖文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梅州 社会变迁
-
描述:上,从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即群体与大社会的结合)的视角,以个案的方式深入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试图揭示华侨影响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华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客家华侨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本文认为,对于僻处山区的侨乡梅州而言,华侨在其近代发展变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经济领域,华侨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或投资家乡各项经济事业,为家乡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推动梅州企业经营日趋近代化。同时,在传统与近代共生共荣的交通、金融业中,也无不显示出华侨的牵引拉动作用。正是华侨这一重要资源,催生出侨乡梅州近代经济发展新因素(新技术、新人才、新品种、新的经营方式)的成长,从而有力地推动其经济变迁与近代化进程。在客家侨乡梅州教育文化...
-
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贺州客家围龙屋为例
-
作者:田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客家 传统民居 围龙屋
-
描述:治区是全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早自秦汉时期就有一定数量的中原人陆续迁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近代以来,又有大批客家人从毗邻的广东等地辗转迁入,在桂东南、桂东等地区落户。在这些客家人聚居地
-
做好红土地文化与客家文化 市直文化系统
-
作者:陈良锦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6月2日,市直文化系统召开主题实践活动学习讨论会,交流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部署下一阶段的活动安排。
与会人员认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快‘两个先行区’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非常及时的。这些年文化系统取得的成 绩有目共睹,是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也应清醒地看到
-
客家饭丸
-
作者:朱裕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客家地区一些较穷困的山区,流行一种叫“饭丸”的小食,制作简单而味美。
顾名思义,饭丸就是以米饭做原料的丸子。它的做法古老而简单,取材容易而实惠。取晚米作料,捞半熟的米饭起锅,乘热入石臼,木杵伺候,或用捶打,或用挤压,不能打太 烂,否则成糨糊,影响外观和口感。起臼后,将备好的
-
绿,是河源美情,是客家浓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如果吝啬到用一个字来描绘河源,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字——绿,但河源的青山绿水怎就一个绿字了得。徜徉在河源无边无际的绿色汪洋中,无论多长多久,永远也不会生出半点疲倦,这不仅仅是因为绿是生命的颜色,更因为河源的绿色是变化多端的,生机盎然的绿色当中蕴涵着万绿之美。
绿之美
-
“客家文化节”昨晚尽显“非遗”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刘 琼)“创意十二月”重点活动之一第三届“客家文化节”昨晚在宝安区石岩街道办文体中心拉开帷幕。开幕演出的客家山歌剧和客家风情歌舞表演尽显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成就。深圳市
上页
1
2
3
...
6
7
8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