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国际谜会启幕第五届客家文化节 拉近“老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孟迷)昨天上午,来自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香港及内地的80位灯谜界人士齐聚“中国深圳·新客家风采国际谜会”,由此拉开深圳第五届客家文化节的序幕。
本届谜会邀请国内外谜坛高手来深“华山论剑”,先后举行“中华灯谜王中王”争霸赛、即席命题创作与自由题材创作赛等活动,并采用网络同步转
-
梅州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
作者:罗冬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市 旅游营销 世界客都 市场竞争力
-
描述:作,全力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形象、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促进旅游先锋产业加快发展,打响“世界客都”品牌,推动绿色经济崛起。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旅游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但是就目前旅游发展的高层次要求来看,梅州旅游现状相比同一级别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反思梅州的旅游市场,仍缺乏足够的现代营销理念,忽视了景点的宣传促销和优质服务,不重视整体产品的市场营销。搞好旅游营销工作更是提高梅州旅游业市场竞争力,快速发展梅州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旅游业和旅游营销的特点。通过对梅州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营销规划的新设想,希望对旅游营销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让梅州展现世界客都的真正魅力。
-
闽赣粤三省交界界面客家生态文化发展研究
-
作者:刘治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赣粤三省 交界界面 客家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
描述: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两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br> ①各地市政府都做自己辖区的规划,打自己的小财政算盘。<br>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治理达标率低下
-
客家谚语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方言]
励志篇
男人无志做无家,女人无志“生离嫲。”
食唔穷,着唔穷,无划无算一生穷。
近水莫枉水,近山莫枉柴。
人穷莫断猪,富贵莫断书。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禾大唔使十日,发财唔使十年。
鬼谷先师都惜(疼爱)勤俭人。
农事太忙时节,神坛上的阿公都要请下来。
农事篇
-
客家博物院在赣州揭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28日,在江西客家博物院,工作人员演示客家民俗——“打米粿”。当日,江西客家博物院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举行揭牌仪式。该博物院收藏客家民俗历史文物4500多件。 新华社发
小图:民间艺人向游客展示“食贡”作品。
-
客家儿歌两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儿童变得口齿流利,不重舌不结舌。下举两例以说明。
一
蔗姑子咋咋,担水淋蔗。淋蔗肚
-
上犹客家新村引客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一批外地考察人员在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参观客家门匾长廊。上犹县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客家新村,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特约记者钟芳亿 摄影报道
-
兴宁:客家围龙屋“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宋健军钟小丰特约记者黄佑鹏林东
■境内共有7大类型围龙屋,3000多座的存屋数量占梅州“半壁江山”
■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49座,建筑历史500年以上的89座
并蒂莲式围龙屋———永和大成村张屋
杠式围龙屋———福兴瑞征围
建筑最精美的四点金式围龙屋——
-
客家五彩算盘子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原料:芋泥100克、太白粉50克、菠菜汁20毫升、紫薯泥100克、太白粉50克、水30克、肉碎、香菇碎、胡萝卜碎、洋葱碎、香菜碎、蒜碎、盐、老抽、油。
做法:
1.香芋、紫薯去皮切片,入锅
-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上页
1
2
3
...
6
7
8
...
32
33
3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