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74)
期刊(438)
学位论文(147)
视频(41)
图书(32)
会议论文(1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74)
期刊 (438)
学位论文 (147)
视频 (41)
图书 (32)
会议论文 (1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9)
2013(352)
2012(301)
2011(305)
2010(248)
2009(143)
2008(136)
2007(93)
2004(20)
199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6)
海峡导报(43)
福建史志(4)
岭南文史(3)
台声(3)
烹调知识(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
云梦学刊(1)
社区(1)
一周来信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领导是不会报警的。 其实,和干部们一样,领导也害怕报警。报警就意味着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到年底评精神文明奖的时候就成了问题。拿不到这个精神文明奖,全单位的干部职工都拿不到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奖励。所以,每每提到安全问题的时候,领导们都很谨慎,是报警还是不报警,得好好思考一番。 果果(湖北) 扫地 按照原来的工作安排,今天早上要到居民小区入户走访登记残疾人的家庭情况。正准备出门,接到电话,说政府领导马上要来。领导要和社区干部一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到小区里打扫卫生。 我们只得暂停了其他工作,赶紧安排社区清洁人员准备好扫把等劳动工具,等候领导的光临。四十分钟后,领导来了,大约二十几人。握手、寒暄、领取劳动工具,旁边是不停拍照的相机。随后,在居民楼旁边,一行人摆开架势,相机拍得更欢。 热火朝天的劳动持续了十几分钟,然后又是寒暄、告别。领导们走了,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了日常工作,社区清洁人员按部就班地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唉,这样的秀有什么意义?各人干好自己的本职不就很好吗? 王晓燕(安徽) 农家书屋 在浙北山区的一些农村,建有农家书屋,面积不大,藏书不多。刚建成的时候,非常热闹,媒体上有报道,一些领导还会去视察,让人觉得农家书屋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但几年后,热闹归于平静。有些农家书屋大门紧闭,书籍无人更新……沉寂的原因有人说是“无人问津”,一个村大的几千号人,小的几百人,从服务人群看,农家书屋要办好,需要非常“小众化”,首先要有喜欢读书的农民,其次要有农民喜欢读的书,两者缺一不可。此话确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仍然在用“实用论”来评价农家书屋,这显然会有失偏颇。 在城里,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图书馆也只有几个,如杭州这样一个大都市,目前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只有浙图、杭图以及杭图新馆,而每天光顾这些图书馆的人,是非常少的。这并不反常,国内外的图书馆都是这种现状。图书馆并不需人声鼎沸,它是文化的一种物化的存在。 要让一个农家书屋里面每天坐满捧着书的农民,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不可能相信有这样“欣欣向荣”的事情发生。但只要有一个农民前来阅读,就应该为他开放。而现在的问题是,农家书屋却面临着“死”的威胁。里面应该永远窗明几净,书籍报刊应该与时俱进,管理人员应该如期开门……书屋就应该这样静静地“活”着。 陆勇强(淅江) 请上门服务企业管理好自己的职工 最近家里准备装空调,所以对空调的新闻格外关注。在报上看到一些空调企业在召开2010年空调全心服务誓师大会,开始全面启动今年的空调市场。可以想象: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买空凋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去年的一个新闻,迄今让我记忆犹新:美的空调维修工涉嫌强奸北京女消费者一事。那个差点被强奸的女顾客在信里说:“报完警后也找到美的维修部,也在户口所在地发了通缉令,但这个人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到现在还没有抓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找到美的维修部和美的总部,一直都没给我们一个明确解释和交待,让我对美的空调失望至极,偌大一个空调公司竟然培训出这样的人来,谁还敢买美的空调啊,谁也不能保证空调一辈子都不坏啊,要是坏了就得找维修人员来上门维修,就得冒着生命危险来让他们维修……” 4月初,全国著名安全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在成都教授现场观众如何防身保平安。他还特别提醒在场的女性,随着夏季的到来,强奸案发案率将呈现上升态势。这固然需要所有女性时刻提高警惕,但家电、家具企业等经常要派人员到顾客家上门服务的企业,也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职工,不要让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周蓉(重庆) 捐款 西南大旱,玉树地震,无一不震动着我们的心灵。各地区、各部门都组织了捐赠,学校也不例外。在校读二年级的女儿回家便要钱:“快点给钱,我要捐款了。2至20元。后天不捐的,就要捐100元了。”连忙打电话给老师,才知道是为玉树地震捐款。我对女儿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零花钱呀,这样才可以表达你的爱心。”女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灾难发生时,往往是教育孩了们的好时机,一方面引导孩子们掌握某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但像这样用老师的权威以命令的形式进行,虽简单快速,但效果却并不一定好。至少我从女儿眼中,看不到一点关爱,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 陈多(湖南) “放水养鱼”式执法 衬里的表哥前几天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认识镇国土资源所的人。他说自己在村边的闲置土地上盖两间房做点农资生意,但房盖到一半,国土资源所的执法人员前来制止,称罚款5000元,否则,就强行拆房。 恰巧,我和镇国土资源所的所长是战友,就请他在县城一家饭店吃饭。酒过三巡后,所长说,所里有罚款任务,看在战友的面子上,你表哥交1000元罚款吧,交了罚款这房就可以盖了。我说,能给他的房办个土地使用证吗?所长说,这房是违法建筑,土地使用证绝对办不了。我又问,既然是违法建筑,为什么在建房当初你们不去制止呢。所长笑了,“这你就不懂了,当初你表哥拉砖进料铺地基时我们就知道,如果那时就制止,还罚谁的款去?我们都是等到房子盖到一多半才去制止,叫他盖不成、也不合得拆,只能乖乖认缴罚款。”他还透露,仅靠这种“放水养鱼式”执法,他们所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罚款收入。 王可(河北)
五都选举蓝绿各施所长
作者:吕子言  期号:第33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北二都参选人苏贞昌、蔡英文“早有不和传闻,若担任需要密切合作的两市市长,非民众之福”。二是批苏竞选政策格局小,缺乏“国际型都会”治理能力。三是质疑苏借台北市为“跳板”,会为2012年“大选”落跑。“总统府秘书长”罗智强亦在岛内配合,批苏面对ECFA议题态度模糊,“人格分裂”。郝龙斌则在迎接广东省代表团时力推“亚运牌”,在七夕情人节与妻子打出“温情牌”,并学习闽南语,拉近与选民距离。苏贞昌近期于美国拉‘‘海外选票”,面对金的批评,苏被动因应称,“民进党五都候选人是梦幻团队”,没有内部不和问题。苏还被迫保证,“选赢就会做满任期,不选2012年,一切清清楚楚”,并为自己在ECFA上的态度开脱,称地方选举只关心地方的问题,ECFA属于“中央”层次问题,不会随国民党起舞。此外,部分民进党籍市议员对郝的淡水河治理效果提出质疑,试图另辟战场,减小苏的压力。 新北市 朱立伦方面。一是勤走基层,朱先后参加汐止市政建设座谈会、五股乡客家协会主办的七夕嘉年华、土城市民座谈,并赴各摊贩、菜市拜票。二是基本敲定竞选团队,拟由台北县长周锡玮任竞选总部主委,县议会秘书长林新钦出任竞选总干事,于10月10日成立。而周锡玮专门召开县党部会议,呼吁“大家动起来”,并安排朱与重量级团体领袖会面,显示朱、周互动良好。三是畅谈从政理念,朱表示自己的从政就是“要让更多人快乐”,绝不会被金钱诱惑。四是利用网络传温情,朱在博客上推出七夕“创意情人卡”,吸引网民关注。蔡英文方面。一是大开选举支票。蔡提出将目前辐射状的捷运路网改为网状线、充实小学教育资源、扩大保姆照顾费等政策。二是街头传理念,蔡在七夕节前于八里左岸发放纪念徽章,试图传递“幸福”的选举理念。三是开放网上在线募款,据蔡团队人士称,目前小额捐款已获千万,捐款数近3000笔。四是攻击马当局给新北市的统筹款缩水,扬言要让新北市选民给“国民党一次教训”。在力拼新北市的同时,蔡还不得不费很大精力用于南二都党内整合,可谓“蜡烛两头烧”。近日,蔡通过绿营大老安抚台南市长许添财,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 大台中市 胡志强方面。一是派系整合显成效。自红派大老廖了以于10日与地方团体领袖达成“挺胡共识”后,台中县红派原来“批胡”的声调明显减弱,而且开始讨论胡当选后的人事布局。丰原市长张湔、台中县议会议长张清堂等红派“挺廖大将”更发表“挺胡宣言”。二是台中县选民“边缘化”忧虑降低,胡近期频频在台中县讲演,其幽默、亲民风格逐渐获得台中县选民认同。三是严查台中市“枪响案”。14日,在台中市胡志强的住家附近发生“枪响案”,胡表示将加强查案力度,保证台中市治安环境。苏嘉全方面。一是借“枪响案”攻击胡治安工作不力,苏声称,“台中市的治安败坏,显示执政者不够用心,应该换人来顾治安”。二是积极参加寺庙活动,苏先后参与大甲铁砧山西灵宫庙庆活动、镇清宫普度法会,以争取庙会选票。三是频繁拜会大台中实力派人物,苏已开始第三次“请益之旅”,先后与蓝营的前台中市长林柏榕、前台中县议会议长林敏霖、台中县长黄仲生会面,以求松动蓝营基本盘。此外,苏嘉全之妻洪恒珠拟成立妇女后援会,每周3天到台中全力抢攻“妇女票”。 大台南市 郭添财方面。一是密集拜访基层,大打“人情牌”。郭先后奔赴官田乡为民请益,参加白河镇莲农座谈,提出打造“莲花镇”政见,参加归仁乡“释迦节”产业文化活动,支持该活动持续举办,参加国民党黄国南党部曾文区干部座谈会。二是主打‘农业牌”,郭表示,台南要掌握ECFA契机,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推精致农业,吸引青壮人口投入农业产制销。三是力推“绿色环保牌”,郭参访台南市巴克礼公园,承诺将公园营造成“都市之肺”。郭还亲自到垃圾回收场当志工,推行“一日环保志工’’运动。赖清德方面。一是争取工商企业支持,赖赴台南市主要工业区新营与厂商座谈,表示协助工业区更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二是攻击ECFA,赖声称,ECFA早收清单内容粗略,信息不透明,对弱势产业、农业缺乏配套措施。三是拟于21日赴美国拉“海外选票”。另外,民进党持续加强许添财的整合工作,但许目前动向不明。岛内舆论认为,目前不能排除许参选可能,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性减小,即使许参选,对大台南选情影响有限。 大高雄市 黄昭顺方面。一是推出“母女情深牌”,黄近期因“正妹医师”女儿陈菁徽而备受青睐,曝光机会增加不少,特别是母女在“立法院”举办的“妇女、儿童医疗困境公听会”更吸引众多媒体前往采访。二是国民党联合为黄造势。为防止选举从“蓝绿对决”变成“秋菊之战”,导致黄昭顺最终被边缘化,金溥聪明确要求,蓝营议员候选人须与黄联合竞选,并规定所有议员、里长、党工绝不允许私下支持杨秋兴。三是民代团结辅选。“立法院长”王金平积极为黄在高雄县选举加持。同时,国民党决议在大高雄各市议员选区举办团结大会,首场大会直捣民进党大本营前镇、小港区,以提升泛蓝士气。陈菊方面。民进党主攻杨秋兴,一是声称杨是拿“蓝营的钱参选”,二是对部分挺杨的民进党籍里长停权、口头警告,三是批评给杨“开示”的星云大师是“假大师”。对此,杨一方面强力反击民进党不实攻击,批评民进党过去的意识形态确实对台湾、大高雄的经济发展不利,另一方面积极招商,邀日商“大宝精密公司”持续在高雄县扩厂、设立研发中心,并准备于近期赴新加坡考察市政建设。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里外的达州嫁过来的客家媳妇。此刻新娘身披洁白婚纱,新郎一袭白色西装,两个人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三月的阳光。 洛带古镇,堪称中国西部地区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这里独特的客家婚俗风情更是闻名于世。 就在邹军和他的新娘忙着记录他们的爱情幸福生活这会儿,五凤楼广场上不知几时已经集合起了一支特殊的迎亲队伍,前头是腰鼓队,接着一溜鸡公车,再后面就是秧歌队。这支队伍从广场出发,一路吹吹打打向着古镇街上游行。 队伍中最抢眼的当数驮着新娘的鸡公车了。每辆车都扎着红绸,穿戴整齐描红涂粉的“新娘”端坐在鸡公车上,脸上还不时露出几分扭捏的表情,只可惜就是这些“新娘”都太老了一点,清一色的老太太,都在六七十岁的模样。迎亲队伍鼓乐齐鸣,在古镇一路游行,小孩子们跟前撵后,游客们纷纷睹稀奇,场面煞是热闹。 这就是今天洛带古镇每逢节假日常能看到的一幕——客家婚俗中的迎亲送亲。 昨日风情穿越历史而来 洛带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几大会馆、修旧如旧的古镇风貌以及丰富古朴的客家风俗而吸引着远近游客,成为大成都范围内一处著名的古镇民俗风情旅游胜地。 明末清初时期,四川连年战乱,人口凋敝,朝廷发动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而在此前后,客家人就已经从闽南、粤东、赣南等地跋山涉水而来,慢慢地形成了以龙泉山山麓洛带镇为中心的客家人聚居区,他们称之为成都的“东山”,客家人丁最鼎沸的时候一度买田置地到了成都的东门桥。几百年来的文化融合中,客家人却一直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礼仪,客家人的婚礼习俗更是其中不可不提到的重要一章。 “应该这样说,客家人这个支系,他是汉族中的汉族”。50多岁的李声鸿,洛带古镇游客中心主任,洛带客家艺术团团长,客家李姓家族十三代传人,他不无自豪地这样告诉记者。 在李声鸿的叙述中,远古时期,客家人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八大支系中最精髓的一个支系,是当时的贵族,称为“衣冠土族”,为躲避战乱,历史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迁徙,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第四次大迁徙就是当时有史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今天看这段历史,有人就开玩笑地说,我们客家人参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部大开发,这话一点不为过。”李声鸿显然很认可这个玩笑。 说到客家婚礼风俗,李声鸿娓娓道来。客家人的婚俗从青年男女对山歌开始,一对青年男女在大自然的屏幕前相互“卡拉” 番,感觉“OK”了,小伙子家里就会请媒人上女家说媒,讨要两人八字,媒婆与双方家长各自理论一番,合则继续,不合则就此打住。 洛带镇老年大学的李老师,一位70岁老人即兴为记者清唱了 段客家人的情歌—— 阿妹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妹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阿哥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哥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有胆就游过来哟! 阿妹(哥)哎,你好啊! 相爱唱山歌同心游爱河哎! 鸳鸯戏水情欢畅哎! 天长地久不分开哎! 相亲相爱同到白头哎! 八字既合,则是女家派人到男家“看家务”,看看田土山坡有几多,查查牛羊鸡冢有几头,实际就是查男家的家底是不是殷实。接下来就是“查期”、 “过礼”、“迎亲”、“哭嫁”、 “拜堂”等礼仪了。 犹具特色的当数“哭嫁”。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须于娘家伤伤心心大哭 场,谓之“哭嫁”。哭前于水桶中点七星灯,父母焚香祭祖,禀告女儿即将出嫁的消息。女儿跪红毡或蒲团上,哭述爹亲娘亲、哥嫂弟兄以往的好处,对即将过门的生活感到惶悚和惊恐。父母双双坐于高堂,也随之泪眼婆娑。哭嫁的歌词哀婉凄绝,表达出旧时代女子婚姻不能自主的悲伤心情,哭嫁还喻示着女子的贞洁,哭得越是长久动容,越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好感。 在洛带古镇的迎亲队里,71岁的朱盛珍老人经不住记者一再央求,开嗓“哭”了一回—— 一根肠子九尺长, 打个疙瘩甩过墙。 千年不想金瓜子, 万年不想离爹娘。 这个花轿我不坐, 坐了花轿要改姓。 哭嫁的唱词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骂媒”—— 媒人是根大黄狗, 这头吃了那头走。 又说主家饭好吃, 又说主家路好走, 又说主家田地宽, 又说主家银钱多, 不管嘴巴说啥子, 只要包包装得满…… 迎亲队伍里有位扮演媒婆的老太太,听几位热心的老人说,这个老太太就会唱媒婆的说辞。记者找到这个“媒婆”攀谈起来,知道老人叫林素芳,已是73岁高龄,13岁就嫁到洛带镇,家中四代同堂,重孙都有了四个。说到媒婆,老人笑了,她说她只为亲友做过媒,从没做过专门的媒婆,现如今只是在镇上组织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活动中扮演媒婆的角色。 林素芳老人终于还是念叨了一段媒婆的说辞—— 做媒人,两张脸, 嘴要甜来心要狠, 每日场街转, 上场走到下场把事编。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准开花, 耍个男子像金童, 耍个女儿像天仙, 荷花说方又说圆, 只图媒婆包包满。 赶场牵红线, 油大吃不完。 做媒人,就想钱, 莫得钱,谁人干, 东拉西扯说得圆。 “过米筛”,新娘出门之前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新鞋,称“过米筛”,意味着新娘不带走娘家的财气而到婆家重新创业。 媒人率新郎等来到女家迎亲时,女家用长凳拦住大门,其余通道也派人把守,俗称“拦媒”。 拦媒之处,男家无不一一派发红包通关。“谢媒”则在男家,当媒人把新娘迎回男家时,并不急于进入男家院落,而是于大门外高傲立住,等待新郎及其父母前去“谢红”,媒人此时信口诌说四言八句,男家须马上递以“红包”,不满其欲,则不肯进屋。 “回车马仪”,旧时俗传新妇出嫁,本家死
惠州旅游要打“老乡”牌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安山游人如织。 游客在龙门大观园温泉尽情戏水。 罗浮山内景点众多。 平安山游泳池一角。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这座融合了山、水、湖、海的城市,散发着历史与现代、人文与红色的气息,成为珠三角一座富有特色的旅游城市。2013年,我市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212.65亿元,比增15
淳美梅州客家的“香格里拉”
作者:罗磊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花萼楼。 江河风光。 梯田。 近日,广州市旅游局与梅州市旅游局举办了“广州百万人游梅州活动”启动仪式。《游天下》周刊特别联合金马国旅推出“粤东游”特色线路采风活动。粤东地区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文化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汕文化,都是有能力走向全国和走向世界的独特地域文化,是极为珍贵且无法
宁化客家“八大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允东 在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约定俗成的宴席菜谱,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在宁化客家祖地的宴席菜谱就是传统的“八大碗”。 何谓“八大碗”?是指宁化客家祖地城乡传统的宴席菜谱。其八大碗菜一般是:鸡、面、燕、炖鱿鱼、扣糯饭、汆猪肉、煮鱼、莲子汤(或米仁甜汤、酸汤)。若高档一些就加四小盘(指的是
鲜活的客家读本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詹昌政 客家,作为汉民族极为独特的族群,历时千年,觉醒却是近代的事。如果不是专家的发现与强调,这些迁徙者的后代,也许“泯然众人矣”——说过这句话的王安石,正是客家人。然而,他们毕竟与众不同:语言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趣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环境……无不与周边的族群保持着差异性,显示着
山村蜕变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1年9月6日,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右二)到客家相思谷调研。 (朱双玲 摄) 百丈瀑布(吴远松 摄) 仓山红叶醉游人。(冯锡权 摄) 游客在景区体验磨豆腐民俗活动。 (上举镇提供) 酷热夏季,高温难耐。走进位于平远北部的上举客家相思谷风景区,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分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爬山爬出励志歌《明朝日一定会到山顶》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潘海兵(左)。 日前,第二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仪式在世界客都梅州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广东、福建、江西等全球客家地区众多客语音乐人齐聚,竞逐十大金曲、最受欢迎网络歌曲、最佳作词、作曲等奖项。由我市本土音乐人潘海兵作词、作曲,陈振民演唱,陈振民、田桓宇编曲的《明朝日一定会到山顶》荣获第二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