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的“木屐情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时仍然可见到并在摆卖的各式各样的木屐
[物产]
木屐,简称屐,即两齿木底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通过中原人南迁带到南方客家地区的产物。因粤东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如今春夏时节,粤东客家地区不少人仍会穿着木屐穿行过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梅州老街凌风
-
《梦里客家》不容错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彩排现场
●本报记者李少凤高讯
将于11月22日晚举行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主题晚会《梦里客家》,昨晚在演出地梅县曾宪梓体育场彩排。记者闻讯前往“探营”,获悉晚会阵容相当难得,可以说是群星荟萃,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均为梅州历届节会之最。目前已知晚会将由央视金牌主持人朱军、朱迅担纲主持,阎
-
“梦里客家”绚丽开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领导嘉宾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梦里客家》主题晚会上合影。
朱小丹出席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领导嘉宾参观客商产品展销会后步出展场。
开幕式后领导嘉宾参观客家文化艺术展览。
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代表广东
-
客家德比和气收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双方球员在拼抢。(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张少邦通讯员张国波)昨日下午,梅县曾宪梓体育场上演了一场职业联赛史上首次“客家德比大战”,为现场近万名铁杆球迷送上一场精彩的足球盛宴——中乙联赛第五轮梅县客家队坐镇主场迎战梅州客家队。双方球员在各自球迷的助威声中经过90分钟的鏖战,最终互交白卷,握手言
-
客家人的打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砻谷是世上三般苦之一,而打砻更是苦中苦。
【索隐】
客家人有一句俗语:“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在这里就谈谈打砻吧。江南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稻谷只能用砻来破壳现米,而打砻主要分六个步骤,即备土、编砻圈、夯土、炒砻钉、钉八卦、造型等。
砻匠师傅是
-
鸡与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鸡祛五毒,又能报晓。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吉祥物。它在客家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大凡饮食起居、礼尚往来、婚丧喜庆、岁时节日、迎神赛会、畜养医药、工艺美术、语言文学……总离不开鸡的形影。
鸡在客家地区是最常见的“人事”,礼尚往来都习惯相赠以鸡。客家人很重视“做生日”和“做寿”。俗话说:“还
-
客家围龙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多在耕地附近或傍山辟土建屋,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族姓数十户或数百户人家自成村落。民居建筑的风俗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是“围龙屋”,这种屋式曾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即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粤东客家围龙屋、广西干栏式、云南竹楼)特
-
客家先行促两岸统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阮次山为客家讲坛作报告。(高讯摄)
本报记者刘龙胜李莹
人物简介
阮次山,现任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1946年出生于广西,自小随父赴台湾,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后到美国深造。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曾采访了数百位处于全球政治经济舞台最关键、最敏感位置的叱咤风云人物,其专栏文章在新
-
客家典型婚俗“大行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女出阁
在客家乡俗中,男孩长到16虚岁即谓“上丁”,女孩到16虚岁为“及笄”,又称“出花园”,皆视为成年可婚配,这种成年初婚即成为“大行嫁”婚姻。“大行嫁”的婚礼较为繁琐,通常要经过相亲、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逻三朝等礼
-
昔日客家厨房里的炊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饮食]
●饭甑
饭甑,即客家人用来蒸饭和盛饭用的一种炊具,其形状是呈上粗下细的圆桶形,多为杉木所制,左右有拿手,上方有木盖,甑内底部有甑篦,甑篦为圆盘形,凿有许多小孔,以便蒸气上升蒸饭。
饭甑自然是主要用来蒸饭的。旧时客家地区妇女早晨起来,便开始准备早饭了,先把锅灶洗涮干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