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73)
期刊(120)
学位论文(42)
视频(9)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73)
期刊 (120)
学位论文 (42)
视频 (9)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9)
2014(201)
2013(136)
2012(129)
2011(138)
2010(129)
2009(80)
2008(74)
2007(24)
2006(17)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125)
其它(51)
环境杂志(2)
科技创业月刊(创富指南)(1)
棋艺(象棋)(1)
读报参考(1)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1)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
杉乡文学(1)
中国发展简报(1)
首届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将在8月下旬举行
作者:巫瑞万程亮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为进一步繁荣我市客家饮食文化,由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市旅游、市烹饪协会、市旅游协会承办的“天元杯”三明市首届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将于8月下旬举行。 客家美食是客家
宁化:29名干部职工外出带动发展客家小吃
作者:俞祥波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经有关部门批准,宁化29名干部职工外出带动发展宁化客家小吃。 这29名来自多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先向本单位申请,经研究批准后,报县小吃办备案,并由县客家小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上报县委、县政府研究批准。他们分赴福州、厦门等地,推动宁化客家小吃在当地的发展。 外出发展宁化客家小吃的干部职工,享受
拯救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换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日来,在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的张氏大祖祠里,六位村民在85岁老人张正根的带领下,热情激昂地吹打演奏着。这是明朝宫廷打击乐――“十二换”的培训点,明溪县正在对这一濒临失传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培训。“十二换”是明朝皇帝每年正月带领文武百官到北京天坛举行祭天活动时演奏的一项打击乐。“
戀戀美濃走入客家文化聚落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來到南台灣,美濃小城猶如一道春風,讓人看見不一樣的台灣風情。這是南台灣最引人入勝的人文風景,客家人的好客與濃厚的文化底蘊交融在一起,在暖陽的照射下,緩緩流進每一個過客的心底。難怪美濃會成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之一,因為你在這裡可以找到所有的可能性,也可以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最美妙的互動。■文、圖:伍
江西客家博物院明起免费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曾熙 记者杨明玉 实习生伍人建) 记者3月31日从江西客家博物院了解到,从4月1日起,该博物院将免费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 据了解,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国家文物备案的江西客家博物院位于赣县县城,现有客家民俗历史文物12068件,2011年纳入国家第三批免费开放名单,是省内第一家
客家祖地连城9月举行两岸客家民俗大汇演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传承客家优秀传统。 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8日宣布,由国家旅游、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台湾旅游商业同业
“梅州供电杯·客家文化与社会管理”征文评奖结果揭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本报与梅州供电联合举办的“梅州供电杯·客家文化与社会管理”有奖征文活动已圆满结束。经过专家学者的认真评选,共有16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空缺;《激活“和”文化创新社会管理》(作者:罗金良)、《客家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作者:钟雄浩)获二等奖;《客家传统美德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启示》(作者:张广
闽西客家美景美食等您来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9月8日在龙岩连城
作者:杨文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 (驻福州记者 杨文)“海峡客家一家亲,民俗汇演闹连城”。昨日上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作为第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主要活动之一的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客家民俗大汇演
增城何屋村也有仙姑祠
作者:赖伟行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屋村保留完好的聚堂家塾。 ①何仙姑祠堂屋檐的古朴装饰。 ②正在修缮的何仙姑祠堂。 ③何屋村古老宅邸里别具特色的厅厦。 正果镇何屋村又现何仙姑祠及大型客家围屋市国土正帮扶重修祠堂 八仙中的何仙姑早已为世人所熟知,随着近年媒体的报道,位于增城小楼镇的何仙姑家庙也渐渐家喻户晓。但是,
逐渐被淡忘的客家农机具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辘轴 蓑衣和笠麻 龙骨车 墙筛板和扬蹄 水碓 石磨 [农事] 提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过后年味渐淡,客家地区勤劳的农人又要开始操心春耕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很常见的客家农家生产生活器械,
上页 1 2 3 ... 5 6 7 ... 11 12 1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