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神形见大美——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之一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航拍高北土楼群(胡大新提供) □胡大新 土楼客家人在“民族建筑”的概念下,又开辟出“民系建筑”的独特领域。客家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造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土楼,仅永定境内就有300多种造型各异的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的单体气势恢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土楼,轴线突出,
客家文学创作,梅州有许多好的资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简介: 何建明:江苏省苏州市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2012年当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新时期最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七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三获鲁迅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已出版报告文学作品50余部(篇)
客家人的服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邱育斌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客家文化,虽然仍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了客家人自己的特色。从客家服饰来讲,就可见一斑。 客家衣着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灰、白色为主,除少数妇女有镶边衣着外,很少
客家慢炖一锅香
作者:郭婉华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作者简介: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文字和美食狂热分子,用随笔形式进行美食速写。《中国作家》文学期刊签约作家。 有碗数婉 “一锅香”香到什么程度?当主人把锅盖掀开的时候,可以把我们从昏昏欲睡中唤醒,浓郁的香味夹带着清甜的气息水汽一起扑面而来,烟雾中,更能感受到锅里一众食材在开狂欢派对,使这道客
在这里读懂客家文化
作者:伍世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学校长馆。 围龙屋模型。 从老民居中拆下的重达数千斤的木梁架。 将军馆。 客家私塾人物铜像。 惠州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对于客家这个民系,其产生、发展和迁徙过程,民居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精华等,你了解多少呢?在梅州,有一个中国客家博物馆,这里目前已成为梅州的标志性景点,以及
客家凉帽,别被“荒凉”了
作者:阮晓光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少女在表演客家风情歌舞。(新华社发) 村内的客家老屋。 原村民迁到了附近的甘坑新村。 甘坑村正和城市化“接轨”。 千年古村甘坑村要“变身”,非遗技艺传承遇“断层”—— 位于布吉街道的甘坑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原村民老村落,过去是一座以“凉帽”出名的
客家围屋中品野生海鲜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走进小隐围屋,仿佛走进世外桃源。 白灼野生八爪鱼。 椒盐濑尿虾。 海笋掌中宝。 “爸爸,这里的菜真好吃!” 12月15日中午,《惠州日报》美食团带领招募来的15名团员,奔赴第7站:小隐围屋海鲜城。在这个以客家围屋为建筑风格,以客家风情和文化为特色的大型海鲜城里,团员们吃
客家美食走出围龙展风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陈基为曾涛(右三)颁发金牌奖。 【社会一角】 日前,2012年广东省饮食行业名厨名师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19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梅州代表队夺得
甜竹村——客家世界的小九寨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心想去的地方——休闲到梅州征文/摄影大赛】 从大埔县城出发,经茶阳古村开始绕道,过长治洋门到茅坪至甜竹(祝)村,路程虽不算远,但山路十八弯,曲曲折折,就像纸张上遍布着水迹和斑点般毫无规则,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全程水泥路面,不时可见盛开的山菊花、杜鹃花等,一群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在茂林修竹中飞舞盘旋,倒是
客家少年的精神原乡 ——评《巴澎的城》
作者:陈美者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乡土题材的儿童小说,向来不缺。不过,不少儿童小说会有这样的大背景:山野青翠花香弥漫,野鹿在山涧奔跑饮泉,三五顽童带着小狗爬树偷枣……美则美矣,却流露出略显乏味的符号化气息,不易带来阅读的惊喜。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王勇英则不断寻求创作上的突破,尤其是新近出版的“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