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创意产业 激活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文博会梅州展馆现场。
本报记者刘奕宏
19日,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会展现场,记者随市政府组织的观摩学习队伍进入展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参展地区展馆各显神通,挖空心思向参观者展现所在地方独特文化
-
江西评选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特约记者吴燕)11月11日,记者获悉,省文化厅联合省旅游局、农业厅、林业厅、住建厅组织的江西省首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初评揭晓。
据悉,首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评选旨在推进江西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全省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对30家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审,江西省首批乡村休闲
-
弘扬客家文化建设平安名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在最近举行的创建平安广东工作首次考评中,我市以160.66分位居全省第一。我市创建平安梅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报开设“平安梅州·幸福客都”专栏,对我市创建平安梅州的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我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5年超过90%;两次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排行
-
微电影《汀州行动》杀青将演绎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日前,一部充分展示古汀州历史、客家、红色、生态四位一体、客家悠久文化的客家风采的微电影《代号:汀州行动》在福建省长汀县顺利杀青。曾出演过《老人与狗》等多部影视剧的新生代演员郑子好,在
-
移民之光:梅州客侨文化呼之欲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研讨会现场
民国24年(1935)在建中的松口梅东桥,全长900英尺,耗资15万余元,大部分为海外华侨所捐助。(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编者按:
梅城八月,艳阳高照。2013年8月1日上午
-
赣州列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郭志勇 记者张惠婷)1月9日,记者从市文广局获悉,文化部日前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由此成为江西省第二个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城市。
据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
-
联动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为创建主阵地,百侯镇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参观。
今年,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 “在大埔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打好这场硬仗,大埔县迅速行动,根据《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
让赣南客家文化大放光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皮鞋》。记者郭智勇摄
□康诗俊记者幸菲菲
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婺源县被列入跨地域(安徽、婺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江西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无疑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让客家文化代代相传
-
作者:李慧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头一出黄凯凯,哥哥出门去放排,头上撑来艄上转,打了黄鲶莫冤我……”5月1日,在龙南县关西新围的大门广场上,来自龙南镇金都社区的廖舒莹与她的文化艺术团一起,以一首浓情四溢的客家山歌喜迎八方客人,让游客们在古老围屋前感受了纯正浓郁的客家文化。
今年56岁的廖舒莹从小就爱好唱歌跳舞,一直期待着某一天
-
保护文物建筑传承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刘娟祝报道:龙岗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生活的区域,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其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对文化城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昨日上午,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建安,副区长王延奎到横岗街道调研客家文化保护工作,深入了解该街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茂盛世居客家围屋保护、开发等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上页
1
2
3
...
5
6
7
...
86
87
8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