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
作者:高博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活动中常见的舞蹈类型 1、民族舞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许多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其中,民族舞蹈是展现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生活中常见的民族舞
-
客家围屋凉帽登上文艺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凉帽走上舞台。
周春庭(左一)指导演员排练。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演员表演 《围屋恋歌》。(翻拍) 本组图片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魏云鹤摄
演员们排练小品《山村小诊所》。
围屋、古井;娘酒、凉帽;梅菜、荔枝……这些惠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经过艺术手法的挖掘和包装,全都搬上了文艺舞台,升华为
-
享受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简介
林清书,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龙岩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或参编论著多部。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师大方言数据库”等。
【记者】林教授,你花许多时间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在艺术生活中探索,请你谈谈你的生活观?
【
-
清明:龙岗客家人的传承与坚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一角。
鸡屎藤
艾草
鸡屎藤粄
鸡屎藤粄
艾粄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老深圳人延续了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赏绿、制作时令茶果等传统。几百年前,生活在赣、闽、粤边境的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深圳东部与东北部。勤劳务实的性格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了龙岗客家人过清明节的方
-
浓浓客家意 深深红土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贵芳
一个企业,一定有一个主色调,有一个内在的灵魂。这是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独特的个性和特质。
在赣州银行采访,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鲜明的特质。这个企业深深扎根在赣南这片土地上,用那片红色作为自己的主基调,怀着对红土地的深沉大爱,怀着对客家人的朴实情怀,抒写了一个老区银行的青春亮色。
把苏区
-
不灭的客家情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评书论道
《英雄无语》是军旅女作家项小米1998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因其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和对历史及文化的独特思考,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做出了重要超越和突破。它在反思现代客家革命过程中,抒写了不灭的客家情怀。
项小米是原中央特科人员项与年的孙女、前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女儿,福建省连城客家人。爷爷是革
-
客家礼簿先生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明山
客家人办喜事时,为办得既隆重又不失礼节,让自己的脸上有光彩,均会请来本房宗亲中懂礼仪的长辈,充任“总理”和先生,协助理事,严格把关。在众多环节中,先生为东家写礼簿,也是重要的一环。
写礼簿,客家人又称为登礼簿、上礼簿。在写之前,首要先装礼簿。这装礼簿是有讲究的。办喜事的,要用一张大红纸
-
连城客家美食“清明粄”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邹善水
连城县美食“清明粄”,是客家美食中,米的一个特定种类。在连城县农村,流行数百年历史。
每年的清明节前,百草葱绿,万物生长。“清明时节雨纷纷……”,在闽西客家地区,清明节前后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时期。供奉祖先的祭品之一,就要做一些“清明”。清明跟客家人平常的美食黄米最大区别是青皮。事先,
-
寻踪帅迹寻韵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丽如画的雁南飞,成为市民和游客携亲带友游玩的好去处。(王志成 摄)
▲雁鸣湖景区里的手工打糍粑展示吸引了许多游人观看。(饶佳佳 摄)
●本报记者 郑炜梅
昨日是大年初三,不少市民、游人趁着暖春的晴好天气,换上春装,领着亲朋好友一同去“拥抱”自然。
梅州尽“花意”游人拍不停
-
打“土楼牌” 唱“客家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永良 卢基莹) “近年来,我们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通过与台湾同胞心与心的交流,以心灵的契合,推动了永台交流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合作都有新的提升。”6月5日,上个月刚结束赴台参访的永定县主要领导如是说。
闻名遐迩的“土楼之乡”永定县,是台胞重要祖籍地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