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
他把“客家话流行歌”唱给世界听
-
作者:黎秀敏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华D在演唱。受访者供图
人物档案
姓名:冯浩华
艺名:华D
年龄:36岁
出生地:惠阳区陈江镇
“涯(他)系爱大声笑,系(是)好开心值得自豪,客家人系有料,石古(石头)来变金条……”首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盛典近日在广东梅州举行。惠州籍歌手华D以一首《客家人系有料》抱走最
-
藏在深山古村里的收藏家家境并不富裕的张炳辉为“收藏客家人的
-
作者:黄蔚山 吴增贤 饶延志 朱日晖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山古村落桃尧镇桃源村一位普普通通农民张炳辉的家。26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粤闽赣三省,收集了5万多件物品,
-
我市以举办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为契机,以大项目发展大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签约现场。(连志城摄)
本报讯(记者刘世锦通讯员赖永生)记者了解到,这次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活动期间签约项目共74个、签约金额1002亿元人民币(含投资总额超100亿元的大项目3个、投资总额超20亿元的项目5个)。其中在论坛开幕式上现场签约的项目有20个,投资金额724.3亿元
-
一个普通的客家妇女,以勤劳和智慧搏击商场,用豁达和毅力抗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风雨之后,菊云暂归田园,体味着生命的静美。
【女性风采】
●本报记者 游文君
特约记者 涂永平 杨向东
她不断地强调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许她是对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凡的,人只有在面对困境时,知难而上,逆风飞扬,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不平凡。我们正是从她的人生轨迹中,真切地感受到了
-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
-
客家人的“前世今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拍2011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7日举行。图为参加本次拍卖的王雪涛创作于1935年的国画精品《花鸟四屏》。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说英语不一定是英国人一样。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具标准解释性的符号形态,谓之“围屋性”。
围屋集家、祠、堡
-
石城:客家古城演绎蝶变之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石城县西城区一角。
陈小强 摄
□吴云凯陈小强特约记者赖於艳
为增强城市影响,提升城市魅力,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赣南历史悠久的客家古城——石城县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创新社区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且看——
-
奔走一月找不到“吹打佬” 南雄民间只剩下不到十队,有着16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支唢呐队需要五个人,一人打鼓,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钹,一人敲锣
羊城晚报记者 李维宁
通讯员 曾令华 摄影报道
大年初四,南雄市江头镇坪岗村的吴石山举行新房入伙仪式,客家人俗称“做圆工”。他想请一班“吹打佬”(客家民乐队)为入伙仪式助兴,但是找遍整个南雄市乡村,要不是人手不齐,要不
-
近年来,由于梅州古民居多为老弱妇孺在守望,保护意识淡薄,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民警深入农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通讯员林豪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专门制定出台了《保护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市各地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并把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