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风车里的童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机械化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却也让我们更加留恋传统的老物件,那里留存着许多人的美好回忆。比如这个在乡间老屋墙角常见的客家风车,既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农耕用具,农人用它把空壳和杂物从稻谷里分离出来,同时它也是不少农村孩童曾经的“玩具”。
当@梅州热点搜罗在微博上贴出这幅图时,网友们除了纷纷“
-
客家特产长假热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记者在梅城多家超市和特产销售店了解到,“十一”长假期间,盐焗食品等客家特产深受游客欢迎,销售额均比平时大幅增长。
国庆黄金周期间,梅城多家盐焗食品店销售火爆。在法政路一家大型盐焗食品店前,杨女士正准备拎着两大袋食品离开,返回深圳带给朋友和同事。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庆期间销售量是平时的1
-
客家过年习俗知多少?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年初二,大万曾氏族人到大万世居祭祖。
张海深供图
聚焦
你知道过年要准备什么吗?过年有什么禁忌吗?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以客家人为主的坪山也有自己的春节习俗,杀鸡宰鹅、洗浴祭祖
-
客家薯粉芋子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悠悠客家情,脉脉故乡亲。我是赣南客家人,从小就喜欢吃客家小吃,比如客家芡粉饺,芡粉饺又名薯粉饺、芋子饺、芋子包。客家民间有句俗语“吃上芡粉饺,包银包金包发财”。
芡粉饺就是用芋子加适量番薯粉做饺子皮包成的一种饺子,制作方法简单,一般将个大、易烂的芋子洗净,连皮放置锅内用文火煮熟,然后取出剥去芋
-
谁来装点新客家的年味
-
作者:林圳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城小议
今日议题
主持人:林圳
春节已过,咀嚼广州的年味,老广州与新客家感受殊异,前者在传统习俗的坚守中仍能体会到衰不而竭的过年氛围;而后者在空城中无所依傍,似难再寻故乡过年的那份隽永滋味。
今年春节,取消了燃放焰火,团拜会、逗利是、吃开年饭也不再是普遍现象,广州城的年味自然逊色不少。尤其
-
年关近 客家酿酒忙
-
作者:康泽辉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经的酿酒师傅 现在已经升格为老师
逢年过节,到客家地区做客,必是酒足饭饱。客家人好客,这米酒又好喝,必是多喝几杯下肚,就招架不住。
这不,离春节还个把月时间,好客的客家人,已经开始忙着酿酒,为春节招待客人,准备好酒了。
导报记者请教了酿酒多年的李师傅,他揭秘了客家祖辈传下的酿酒秘方。
米酒
-
洋妞也唱客家山歌
-
作者:朱文海刘云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8日,越秀区洪桥街文化站,客家山歌大学生团队正在排练。来自广州外语外贸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瓦莉亚和埃塞俄比亚留学生谢仪德也唱起了山歌。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刘云 摄影报道
朱文海、刘云
-
让民居更具客家建筑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最近,梅江区城南高速三龙段沿线两边的民居脱下以前残破的铁皮瓦“旧衣”,换上了极富客家特色的装饰风格 (如上图),让所有来梅旅游的客人还未进入城区就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
“重新整修过的屋顶不仅好看,且材质极为经久耐用!”梅江区三角镇三龙村的刘叔说道。据了解,为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
-
客家的温泉68℃的体贴
-
作者:肖阳 陈坚盈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冬季特推
叶园温泉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温泉区占地面积逾5万平方米,室内外有SPA水疗池、漩涡池、造浪池、游泳池、儿童池等68个功能各异的温泉池,出水口温度在68℃,是一个十分体贴的温度。
客家“艾泉”:尤其适合女性浸泡
叶园温泉属于淡水矿温泉,出水温度为68°C,俗称“苏打泉”,据说
-
房梁·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梁”是客家民居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上梁”,是客家建房最隆重的仪式。
家里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层楼砌好时,父亲把大大的红花缠在粗大的梁上,壮实的乡亲喊着号子,把梁高高地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