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3)
期刊(94)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3)
期刊 (94)
学位论文 (11)
按年份分组
2014(143)
2013(95)
2012(96)
2011(68)
2010(47)
2009(31)
2008(43)
2007(9)
2006(10)
2000(1)
按来源分组
政协天地(2)
源流(2)
客家文博(1)
金融经济(1)
四川统一战线(1)
分忧(1)
长寿(1)
看天下(1)
大江周刊(焦点)(1)
護理研究(1)
寻访客家民居20年 只为记录独特风情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赶鹅的老人。(翻拍) 一群妇女戴着客家凉帽在劳作。 (翻拍) 惠阳秋长会龙楼。(翻拍) 今年4月,马春玉拿到了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 今年4月,65岁的马春玉拿到了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20年的民俗摄影积累终付梓问世。马春玉老家在辽宁,虽然不
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
式微的客家童谣企望焕发生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边唱童谣边模拟以前的劳动场景。 泮坑客家文化览胜园客家童谣廊 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客家童谣,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琅琅上口、想像奇特。一首客家童谣就是一首客家生活的田园诗,就是一幅客家民俗的风情画。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塑造着客家人的
埔梓围:没大门的客家围屋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老屋虽颓败,但空间架构仍清晰可见。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刻有“为王者后,作圣人师”对联的斗坊门是围屋的惟一通道。  ■《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侯县军 龙生财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长有着200多座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其中会龙楼、会水楼、碧滟楼等
新客家在惠州过年形式不同心情一样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来自重庆的刘芳新年搬进新家,高兴地添置了不少年货。本报记者侯县军 摄 编者按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更能体现出来。虎年到,许多外来工、来惠工作白领老外等新客家,选择与惠州的老客家一起,在这里过大年。其实
邓炳昌:十年坚守客家围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在海南上山下乡生活的老三届知青邓炳昌开始闯荡深圳,至今已整整过了30年。 对于去年刚刚退休的邓炳昌而言,深圳,是一个比故乡广东揭西还要熟悉的地方,在这里的30年间,他当过特区的筑路工人,在横岗开过书店,做过代课老师,90年代,商品经济大
从客家娃到“中国多宝鱼之父”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文/图 雷霁霖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鱼类养殖专家。图为11月2日他在上海海洋大学作学术报告。 2011年4月,雷霁霖院士与夫人马翠萍教授回宁化省亲,向母校宁化一中捐资10万元设立奖学金。 11月6日,山东省召开科技兴农大会,福建省宁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万村:客家人文的历史诗篇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标准读音:Da Wan Cun 行政区属:深圳市龙岗区 地理位置:位于龙岗区坪山街道坪坏社区 地标建筑:大万世居 历史延革: 功费大万造宏堡 在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大万村的一个半月形水塘前,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客家围屋,高大的门眉上,“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醒目。 据大万村旧族谱记载,曾
畅游鹤湖古韵 尽赏客家风情
作者:郑向鹏 张尉心 孙骞 陈武远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鹤湖新居,是历史的痕印、文化的影像、城市里弥足珍贵的记忆延伸。 鹤湖新居非遗展览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张尉心 通讯员 孙骞 陈武远 文/图 “舌尖客味”客家茶果现场制作大赛、“围屋印象”深圳客家围屋摄影展览、“古腔古韵”客家话朗诵比赛……14日,第十届文博会鹤湖新居专项活动点在龙
以山歌为媒,唱响客家文化 ——新一代“山歌大师”访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时隔二十年,高规格的山歌擂台赛在世界客都再次上演,山歌大师们的精彩表演让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与客家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当选的“山歌大师”们是怎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客家山歌之路?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精彩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