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深圳商报>  大万村:客家人文的历史诗篇

大万村:客家人文的历史诗篇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8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8版(要闻.港澳台)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挂接】

【全文】

标准读音:Da Wan Cun

行政区属:深圳市龙岗区

地理位置:位于龙岗区坪山街道坪坏社区

地标建筑:大万世居

历史延革:

功费大万造宏堡

在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大万村的一个半月形水塘前,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客家围屋,高大的门眉上,“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醒目。

据大万村旧族谱记载,曾氏一世祖曾传周,字端义,年轻时在三洋湖村与父母分家,靠放养鸭子和给人推独轮车运石灰维持生活,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输掉家财后痛定思痛,用刀自断右手拇指,立誓戒赌。曾传周后来做生意发达,在坪山、龙岗、淡水等地开办油糖厂和许多店铺。发迹后的曾传周开始建围屋大万世居,前后三十余年才建成。大万世居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非同小可,仅大墙就需将近5000多立方米泥沙灰石。所用石头重者达数十斤上百斤,这些石头都是从几里外的大山陂和铜锣潭运来的。大万世居共有400多间房间,简直堪为一座城堡。它工程费时之久,耗资之巨,令人难以想象。

至于“大万世居”的“大万”二字的含义,当地民俗学者认为,大万是众多、兴盛的意思。《汉书·刘向传》云:“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释:“大万,亿也;大,巨也。”这是大万世居“大万”溯源的依据,表明曾端义既彰显自己家财巨大之意,同时又祈求家族兴盛、福泽绵长。

据曾氏族谱记载,曾传周晚年仗义疏财,乾隆末年惠州水患,曾传周和儿子曾光斗积极捐纳赈灾,义举还受到朝廷的嘉许。在曾传周辞世当年,族人立了“急公好义” 、“惠济桑梓”的牌匾来纪念他。

走进大万世居,镌有“东鲁旧家”四字的匾额跃入眼帘。老辈客家人认为自己先祖来自中原,出身高贵。“东鲁”即山东曲阜,始祖是曾参,即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曾子,曾氏族人在昭示自己特殊的“血统”。

世居的大门上飞檐高挑,门额浮雕上的各式人物、飞禽花鸟雕画得栩栩如生。围屋有内、外两重围墙,外墙俗称大墙,用泥沙、石灰和大石夯建成,内外墙四角都有3层高的楼阁。这种城堡式“宝斗”形的建筑是客家人抵御外侵、防盗的实用主义建筑思想的体现,墙上古旧的枪眼,仿佛在向人们讲述客家人沧桑的历史。

进入大门,围屋南北两头是开阔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广场,叫牌楼下,可容数百人围观舞狮、比武或筑台演戏,体现出客家大户人家的昔日生活。穿过牌楼进入宗祠,灰塑的“端义公祠”4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就是围屋的核心地带,曾姓家族的先祖灵位设在正前方,祠堂格局为三进二天井二厢廊,三进分上、中、下厅,中厅是当年曾氏族长和元老们开会议事的地方。祠堂后隔一天街“魁星楼”设在旁边,这是围屋的最高点,称为“魁星点斗”。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格局,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有小巷,纵横交错,井井有条,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更妙的是各天井有地沟,与天街排水沟相通,排水沟有涵管,与围屋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整个围屋布局科学合理。

大万世居兼有北方四合院和南粤民居特点,是中原文化“客家化”的经典建筑,对研究客家文化有重要意义。

时光流逝200余年,大万世居从强豪大户慢慢变成伤痕累累的垂暮老人。2005年底,坪山街道办事处将已被列为省级文物单位的大万世居作为重要的民俗遗迹重新整治。一支30多人的清洁队花了一个多月来清洁大万世居,共运出200多吨的垃圾(据说这些垃圾已积了百多年)。又将围屋里里外外彻底洗刷了一遍。邋遢的大万世居摇身变成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今日风貌:

别具特色的祭祖与舞麒麟

居住在大万村的曾氏后人,隆重举行了每年大年初二都要例行的祭祖仪式,这个仪式现已成了深圳极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

年初二上午,大万村曾氏各家各户的祭品已经满满地摆放在大万世居祠堂上厅里。有肥美的鸡、长条的鱼、大块的猪肉、红通通的苹果和桔子、细细的粉丝……荤菜和素菜一应俱全,每家每户还要准备三个茶杯、三个酒杯。

祠堂上曾家祖宗的牌位下面,曾氏后辈们一脸严肃地在香炉前点燃香,然后在牌位旁边的楼梯前排队,每个人都无比虔诚地轮流向祖先磕头,磕头上香完毕,本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开始宣读祭文。在祭文中,老先生祈求祖先保佑大万村曾氏子孙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身体健康。宣读完祭文,老先生将祭文在香炉里点燃,袅袅香烟将子孙们的追思和祈祷都带给了祖先。此刻,大万世居牌楼前所有的鞭炮震天响起,大门前烟雾迷漫,挑着祭品的女人们开始依序走出大门,等候在外的家人则上前帮忙,乐呵呵地往家走,开始新的一年。

大万村里不能不提的还有舞麒麟。麒麟是坪山客家人的图腾和吉祥物,舞麒麟在坪山民间流传了好几百年,相传可以镇邪辟邪,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大万村人都要耍上一段舞麒麟,以示吉庆。今天的大万村人依然秉承着昔日的传统,在新居、起灶时请来麒麟以求平安。

两个小伙子钻进“麒麟”里,一头一尾。随着锣声响起,前跃后闪,上蹿下跳,将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表现得活灵活现。两麒麟轮番上演,或嬉戏争斗,或亲密无间,或齐头并进,或掉头分道,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与欢笑。

麒麟队舞的时候很有讲究,麒麟队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摆出供品迎接。如果碰到没有人燃放爆竹,就表示不迎接麒麟,麒麟队就得绕道继续往前行,直到有人燃放爆竹为止才能舞麒麟进行参拜。若麒麟队在前进的过程中迎面遇到其他舞狮子队或麒麟队,双方师父必须把自己队的狮头或麒麟头尽可能向下摁,倘若一方高过另一方,另一方便认为对方看不起自己,处理不善很可能会引起冲突,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武斗。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大万村的祭祖仪式一直十分盛行,但50年代“破四旧”运动一来,同属封建迷信的祭祖和舞麒麟理所当然地被扫进了垃圾堆。“文革”之后大万世居的祭祖活动逐渐恢复。1984年春节,大万村的一些曾氏后代开始在大万宗祠里集体祭祖。随着祭祖仪式的恢复,村里的后生也重新学习起舞麒麟。文化的火种终于被重新点燃与传递。

历史,就是这样在轮回着。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深圳老地名发掘整理工作室/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