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坊洪
上犹客家人凡华厦落成,皆举族庆贺,屋主大门上端(当地人称之为“月印”)镶嵌的门匾更是令本族人雀跃腾欢,视作光宗耀祖的一大亮点。这种民居文化很独特且具很深的意蕴。近年来,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已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历史上的晋朝最讲究门阀等级观念,大姓望族
-
客家儿歌两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
-
客家手工艺 编织竹笠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竹笠,在客家地区叫“笠嫲”,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竹笠有尖啄尸与圆顶之分。尖啄尸
竹笠主要流行于丰顺、揭西、陆河、饶平等地;圆顶竹笠则主要流行于梅县、兴宁、蕉岭、平远等地。后者则为男女老少所通用。
编织竹笠需青竹(或称黄竹、慈竹,主要编织上坯)、硬头篁(竹子名,主要编织底坯
-
客家山歌的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桂兆
客家人喜欢饮茶,来了客人都是以茶款待,有时还拿出糕点供客人品茶享用。
茶常入客家山歌,搭郎搭妹情味极浓。常常以茶逗情,以情品茶。据某君收集的歌集有句云:“阿妹村中一枝花,好比高山嫩细茶。阿哥好比石崖水,好水专泡嫩细茶。”石崖水清冽香甜,是冲茶的理想泉水。把水烧开以后稍待片刻,冲入有茶叶的
-
精品山歌荟萃《客家意象》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记者 易芝娜 摄影/魏辉 “白白嫩嫩我不贪,乌乌赤赤我不嫌……”展现客家民歌及生活风情的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3月1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进行首场演出。演出同时拉开“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巡演活动序幕,《客家意象》还将继续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巡演。 《客家意象》全剧共90分钟,由《
-
《客家意象》珠三角巡演昨晚落幕 客家文化盛宴打动中山观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中山讯(特派记者严海苑通讯员刘建丰)昨晚,“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客家意象》珠三角巡演”走进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为中山观众献上了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盛宴,也为本次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划上了句号。中山市委副书记彭建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副市长韩泽生、谭培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武彪;梅州市副市长陈丽霞
-
上犹平富发现大型客家民居群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客家民居前参观拍摄。
具有客家特色的屋檐。
一民居大门。
本报讯 黄传章报道:近日,在上犹县平富乡发现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清代客家民居群。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客家先民在大规模南迁中,大多选择了偏僻荒野的山区居住,
-
“客家红段子”创作大赛 卖刀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新故事]
刘达标
扛着沉甸甸的包裹,我觉得很累,在梅城江南汽车站候车室找了个位儿便坐下了。
候车室外西面摊儿围着一群人,想是有啥杂耍儿的。阿国拉上我就往里挤。好不容易钻进去,原来是个卖菜刀的。正道无趣要走,只见卖刀人左手竖起块厚硬垫板,右手操起把崭新的菜刀猛砍下去,垫板开了道裂缝,而刀
-
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落下帷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元、钟万福、杨闽、张秀娟、郭丽珍,市法院院长林卫里等观看了 昨晚的决赛盛况。
两天来,福建、广东、
-
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落下帷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元、钟万福、杨闽、张秀娟、郭丽珍,市法院院长林卫里等观看了 昨晚的决赛盛况。
两天来,福建、广东、
上页
1
2
3
4
5
6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