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1)
期刊(234)
学位论文(28)
图书(13)
视频(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51)
期刊 (234)
学位论文 (28)
图书 (13)
视频 (3)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285)
2013(92)
2012(74)
2011(72)
2010(80)
2009(57)
2008(44)
2007(11)
2005(2)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1)
农业考古(6)
大众文艺(5)
华章(3)
科技致富向导(2)
歌海(2)
青年文学家(2)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嘉应大学学报(1)
艺术评论(1)
东江麒麟新姿
作者:叶春生 罗学光  来源: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东江麒麟新姿
在闽江赣水边
作者:洪霁  期号:第1期 来源:舞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作素材  民俗内涵  舞蹈形象  时代主旋律  文化内涵  舞蹈创作  闽江  客家文化  舞蹈艺术  音乐舞蹈 
描述:暂无
漫话粤北采茶
作者:饶纪洲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客家地区  粤北地区  地方戏曲  采茶歌  民间歌舞  剧团  统治阶级  表演艺术 
描述:山歌、小调,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进而又演变为采茶戏,可以说得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粤北采茶戏流行在粤北客家地区,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是,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和旧社会的落后影
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
作者:陈孝余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源流  剧团  采茶戏音乐  表演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调查 
描述:桂南采茶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自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博白桂南采茶戏在音乐与表演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仅从博白采茶戏的剧团现状、表演方式与音乐状况等方面切入,试图阐明博白采茶戏目前的生存状态,并对传统采茶戏的保护措施做一点试探性思考。
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研究
作者:陈孝余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音乐结构  音乐种类  曲调特征  乐器使用 
描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白客家采茶戏就艺术内容而言主要为音乐,因而探究采茶戏音乐是洞悉博白客家采茶戏的一把钥匙。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包括茶腔、小调、锣鼓乐、杂曲、新茶腔等。历史悠远、气韵独特的博白采茶戏音乐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今世珍存。
广宁“山狮”造型美学与产业化发展
作者:林强  期号:第5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山狮技艺  客家民俗  产业化 
描述:本文基于对广宁县北部山区的"山狮"民间习俗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从美学和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角度,探究和分析"山狮"的艺术美学特征、保护价值和存在问题,提出"山狮"技艺的文化保护原则与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改良采茶采茶改良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音乐史  客家戏  采茶戏  三脚采茶 
描述:改良采茶采茶改良
浅谈非物质文化“锣花”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古盛桂  期号:第15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锣花舞”渊源  现状  建议 
描述: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这一问题对"锣花"的传承与保护提出问题和建议。
浓浓乡土文化情 尽看今朝采茶
作者:姜昊 张文婧  期号:第19期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  乡土文化  赣南客家  体态  表演者  采茶歌  矮子步  扇子  袖筒 
描述:一、江西采茶戏的种类与体态表现采茶戏,是指在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广东等省区的一种戏剧品种。目前,在不少有采茶戏的省份,还经常有以不同区域的采茶戏来命名的,用以彰显自己区域的特色。诸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作者:钟俊昆 魏丽英  期号:第9期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旅游  开发 
描述: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