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1290)
报纸
(890)
学位论文
(168)
图书
(100)
会议论文
(47)
视频
(2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290)
报纸
(890)
学位论文
(168)
图书
(100)
会议论文
(47)
视频
(29)
按年份分组
2014
(1437)
2010
(177)
2009
(72)
2008
(67)
2007
(40)
2006
(28)
2000
(2)
1999
(5)
1998
(3)
1994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44)
客家研究辑刊
(51)
农业考古
(37)
南方都市报
(16)
深圳商报
(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广东艺术
(3)
游遍天下
(3)
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
(1)
相关搜索词
客家民系的形成
比较视野
the
客家山歌
政治文化
客家社会
旅游资源
客家地区
客家民系
客家
和
民族历史
民族史
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
居住文化
开发
客家人
客家族群
救灾
拉祜语
堡寨
民族起源
旅游合作
华夏族
农作物种植
毛泽东
武风
客家民居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赣闽边区】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宋代赣南交通格局的变化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
作者:
李云彪
期号:
第2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交通格局
《客家源流探奥》
赣南
宋代
经济生活
思想意识
风俗习惯
描述:
至宋初。”谢重光先生认为,“既然南宋时客家人已经形成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那么,肯定客家民系至迟在南宋已经正式成立,应是较合宜的。”
《走进客家社会:田野考察、文化研究》导论
作者:
黄贤强
期号:
第1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田野考察
文化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
导论
2010年
文化风情
客家地区
描述: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有其道理。2010年夏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行9人,带着欲亲身目睹客家原乡社会面貌和文化风情的心境,风尘仆仆地到粤、
闽
两省客家地区考察。11天内行经上千公里路,双足踏过十多个客家城镇和乡村,完成走进客家原乡社会的目的。
安远县婚俗程式及境内差异辨析
作者:
杜娟芳
钟俊昆
期号:
第1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远县
婚俗程式
境内差异
传统文化
心理祈求
政治经济
描述: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南部。东毗会昌、寻乌;南邻定南;西连信丰;北接于照现行行政区划和安远人的习都、赣县;人口总数约为26万人。南北长846公里,东西宽488公里,呈不规则腰子形。按惯说法,可以把安远分为三个部分:南片、中片、北片。
《寻乌调查》——首部微观的客家社会史
作者:
刘佐泉
期号:
第1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乌调查》
客家先民
社会史
微观
首部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
中转站
描述: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赣州作为江西南大门和广东“邻居”,是客家先民和后裔的中转站和返迁地,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首部微观的客家社会史——《寻乌调查》遂于1930年春夏之交在毛泽东的足下、笔下问世。
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
作者:
陈世松
期号:
第2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学术建构
近代以来
罗香林
导论
中国
20世纪前期
19世纪初
描述:
以来国内学术环境的影响,为17世纪以后才开始具有自我区分意识的客家族群,进行了系列“学术包装”,建构出一个客家人源自中原,经过五次迁徙,最后于宋代在闽粤
赣
边形成独立民系的学说体系。[第一段]
明清时期宁都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
作者:
许怀林
期号:
第2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佃农
客家研究
社会经济关系
清代中期
明代中期
时空范围
历史事件
描述:
么南
赣
特区多盗?致盗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要认清南
赣
特区的这个老大难社会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最基层的社会经济关系。南
赣
特区的地域很大,其内部还有地区差异,本文专论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因为它们有较多的共性
明代河源地区流民运动与社会变迁
作者:
吴自锋
期号:
第2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运动
流民
河源
明代
研究成果
地域社会
地方社会
描述:
近些年来,关于流民运动与地方动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有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述,也有从不同地域出发的好文。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地方社会大有裨益,特别是黄志繁的《“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
行政建置、区位特征与族群文化:河源在客家形成发展中的地位与
作者:
宋德剑
期号:
第1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族群文化
行政建置
区位特征
河源
学术研究
文化特性
关注焦点
描述:
客家以其独特的族群特色和区域文化特性自20世纪初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发展至今已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兴趣所在。然而透视客家研究的现状,从地域而言,粤东、赣南、闽西一直是重点探讨地区,就粤东而言,梅州向为客家研究的关注焦点,而河源、韶关等客家重镇却为研究者所忽视,
崇义县聂都的客家宗族民俗文化
作者:
刘劲峰
宋德剑
期号:
第2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义县
西南
山区
江西
广东
湖南
大余县
客家
宗族
民俗文化
描述:
聂都,是江西西南边陲上的一个山区乡村,它北、东、南三面分别与大余县河洞、内良及本县文英、关田相接。越过文英,与湖南汝城相望。西南与广东仁化毗邻。由于该乡地处山区,又介于湘、粤、
赣
三省之间,民间文化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1998年元月,笔者前住该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
近二十年日本客家研究的新动态:序文
作者:
河合洋尚
期号:
第1期
来源:
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日本
赣南师范学院
序文
动态
社会文化
民俗学家
博士
描述:
虽然我从本科开始直接或间接地研究客家社会文化,但第一次接触中国客家学是在进入博士班以后。2004年我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读博士时跟着导师渡边欣雄和客家籍民俗学家蔡文高博士参访了嘉应学院以及赣南师范学院的客家研究所,后来我到广东留学、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