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桂平市金田白话研究
作者:李晓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田白话  广州白话  语音  词汇  层次分析 
描述:不仅具有广府片粤语的一般特点,与其他粤语相比,它还具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两个擦音,阳平调与阳去调合并,与客家方言接触造成的双向影响等,这些语言现象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以描写法和比较法为主
广东闽方言与粤、客方言起始体类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燕洁  期号:第4期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起始体  比较 
描述:广东闽方言的起始体类型与粤方言、客方言大不相同,闽方言起始体主要在动词前加“咯”等副词,或者在动词后加“了”等,而粤客方言起始体跟普通话相似,都是在动词后面加上类似于“起来”的副词.闽方言起始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是跟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梅县客方言量词"只"与普通话量词"个"的比较
作者:王丽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词      泛化  比较 
描述: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都是使用范围颇广、出现频率很高的量词,在口语交际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讨论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的使用情况,对比“只”和“个”用法的异同,进而探讨两者泛化的背景和成因及其泛化现象,明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条件。
醴陵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颜艳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醴陵方言  词汇  比较  特点  关系 
描述:中出现的关于醴陵方言划分归属、描写醴陵方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的各种说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方言调查点与合作人的情况。第二章为本文的重点,醴陵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在
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作者:郑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始兴县客家方言  亲属称谓  类型分析  比较 
描述:方式的一些特点与现今的演变趋势。继而,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类型分析,并将之与梅县客家话、周边的翁源客话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通过与其它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始兴客话亲属称谓系统仍采用了较为古老
梅县与兴国县传统客家山歌文化同源研究
作者:谢欢 阚蕾  期号:第8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客家山歌  比较  同源 
描述:本文通过对梅县与兴国县在同一时期所呈现出的传统客家山歌音乐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这两个同源异地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佐证其文化同源关系,进而以点触面,将其运用于整个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
广西马山老那兴村客家方言研究
作者:曾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那兴村客家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描述:汇、语法概况及特点,填补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的空白。全文共四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语音第三章词汇第四章语法
客家方言与汉语教学
作者:童媛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汉语教学  语音  词汇 
描述:本文就语音、词汇方面,探讨客家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之间的一致与差异,旨在化异求同,寻求客家方言区普及、规范汉民族共同语,优化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惠州方言助词研究
作者:陈淑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言语法  惠州方言  助词  比较 
描述: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来源作了尝试性的解释。第六章讨论其他助词,主要包括比况助词“□[k55]”的来源及其发展;由介词结构虚化而来的加强乞求意味的助词“畀佢”。余论并通过惠州方言与客家方言及广州方言助词的横向比较,讨论惠州方言助词的总体特点,并对其归属提出了看法。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郭焕宇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侨乡民居  广府  潮汕  客家  比较 
描述:待拓展,基于民系特征加强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